中方取消原定下週歐盟外長訪陸? 陸外交部這樣迴應
中方取消原定下週歐盟外長訪陸?陸外交部迴應:等雙方方便。(大陸外交部)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5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導,中方取消了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原定下週的對中訪問。對此,汪文斌表示,中方高度重視中歐關係,一直與歐方保持各層級各領域交往,「我們歡迎波瑞爾高級代表在雙方方便的時候儘早訪華,願同歐方繼續保持溝通」。
大陸財聯社報導,自德國總理蕭茲,法國總統馬克宏先後訪中後,一度陷入緊張狀態的中歐關係,慢慢迴歸正軌。
此前因「人權問題」被歐洲執委會擱置的「中歐貿易投資協定」,也出現重新啓動苗頭。
但最近歐盟駐中大使在北京一個論壇上表示,歐盟對於跟中國的貿易談判無法取得實質進展,表示遺憾。
與此同時,德國媒體也向德國政府「建議」說,面對趾高氣揚的中國,打交道時德國不必卑躬屈膝,因中國實際上有求於德國。
不管是歐盟駐中大使的表態,還是德媒建議,實際上都代表着歐盟內部,一部分對中強硬派的態度,他們並不願意看到眼下中歐關係向好的總趨勢。
陸媒報導分析,這些人背後,體現着歐盟對中態度的問題。首先,不同於中國是大一統的單一國家,歐盟雖然從經濟體量上,跟中國差不多,但內部非常分散。
這種歐盟內部的分裂,不僅是組成歐盟的27個成員國利益不同,更是歐洲內部不同政治派系,思想文化的分裂。
具體來講,歐盟組織中,西歐和中歐,南歐,對於跟中國發展良好的貿易關係,持歡迎態度。
東歐國家,尤其是靠近俄羅斯的波羅的海三國,由於俄烏衝突爆發,對中國難免有點「恨屋及烏」,覺得中國是俄羅斯夥伴,因此支持美國,主張對中強硬。
如果不同國別,而從組織的角度來看,歐盟內部,各成員國政府,對於中歐關係的發展,大多持一種支持態度,因爲這些人要爲本國經濟負責,而與中國發展外貿關係,就是幫助他們獲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但像歐洲執委會,不直接對歐洲各國人民負責,更多的是從意識形態方面發揮影響力,因此對中國的敵意較深。
以這次表態說歐盟對中歐貿易談判,難以取得實質進展感到遺憾的歐盟駐中大使爲例,實際上並不能代表歐洲各國意志,更像是歐盟整體層面對中輿論代表。
而由於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輿論霸權,歐洲輿論媒體層面,受到英美影響非常嚴重,所以歐盟執委會、歐洲議會對中整體態度,都是主張強硬。
問題是,歐洲爲何對中歐貿易談判不滿?因歐洲經濟面臨巨大壓力,中歐貿易規模雖然巨大,但歐盟處於貿易逆差地位,表面上是中國在賺歐盟的錢,所以他們才感到不滿。
現在歐洲希望儘快推動中歐貿易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實際上就是希望能儘快達成有助於歐盟實現自己利益的貿易條件,就是讓中國多做出一些妥協和讓步,實現他們自己的利益。
陸媒稱,問題是,中歐貿易又不能只看雙邊貨物貿易,歐洲大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和建設,實際上也是賺中國人的錢給歐洲人用,但這些生產是在中國,所以不被算在雙邊貿易中。另外現在雙方在投資協定談判問題上的僵持,也不是貿易領域原因,是歐洲執委會把貿易問題政治化,外交化,藉此對中國施壓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