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專家秦天:爲何大陸能夠斡旋成功沙伊復交?

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中)在北京出席與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阿里-沙姆哈尼(右)和沙特阿拉伯國務大臣兼國家安全顧問穆薩德-本-穆罕默德-艾班的會談。(路透)

鳳凰網報導,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北京對話10日取得重要成果復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解讀,中方在其中做了哪些工作?未來的沙伊關係以及中東局勢會迎來什麼變局?

秦天表示,此舉具有積極且重大意義有兩個層面。一是全球層面。沙伊一對老冤家此番握手言和,再一次向全球證明了和平的魅力,爲全世界的和平穩定注入了正能量。

二是地區層面。時機上,其實過去兩年來沙伊兩國已經進行了多輪對話,這次可謂水到渠成。兩國現在在中國斡旋下於北京聲明覆交,時間又和中國兩會重合,可以說,這也是在中國的內政之外,於外交方面也收穫的好消息。

秦天稱,就像斷交解決不了兩國所有問題一樣,復交也不可能完全解決問題。復交後繼續維繫兩國關係的難點有二:

一是地區影響力的爭奪。兩國在葉門、敘利亞、以巴等問題上都有不太一致甚至相左的觀點,比如在葉門就扶植不同軍政勢力。在地區影響力的爭奪上,沙伊可以緩和,但不可能完全消停。

二是經濟相互依賴太少。兩國都是石油出口國,相互之間的貿易人員往來很少。沒有經濟利益的互聯,就容易使兩國關係疏遠。

即便如此,雙方既然恢復外交關係,總體的勢頭一定也會向積極的方向邁進,以上的這些問題,我們也可以留出一些時間,期待下一步是否能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爲什麼中國的倡議得到了兩國的積極迴應?秦天認爲,一是有先進理念的指引。聯合聲明中提到這次斡旋沙伊復交是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關倡議而做出的,這就是中方元首外交的引領作用。這些年,習近平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這一倡議具體到中東,就體現爲中方提出的諸如「構建中東安全新架構」「設立波灣地區多邊對話平臺」等等。其中所堅持的勸和促談、維護和平等理念是獲得沙烏地伊朗兩國認可的。

二是有積累和鋪墊。中國長期以來在沙烏地伊朗之間就奉行平衡政策,不點火澆油,也不拉偏架,和兩國同步發展各領域交往,也是兩國的第一大交易夥伴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贏得了雙方的信任,和雙方都能說得上話。去年底以來,習近平訪問沙烏地,接待伊朗總統到訪,和兩國領導人進行了充分有效的前期溝通,也爲此次斡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於兩國復交後中東局勢,秦天指出,對於中東多數國家而言,不管其更親近沙烏地還是伊朗,是遜尼派還是什葉派,其實都不同程度受到沙伊敵對的外溢和負面影響,因此,對於此次復交,區域內的國家一定會持歡迎態度。

其他主要大國如歐盟國家、俄羅斯還有印度等也會對復交持積極態度,尤其是歐印在中東都有能源、商貿乃至人員利益,希望中東和平穩定、沙伊關係緩和。美國拜登政府目前聚焦烏克蘭危機等事務,不希望中東再生事端,對沙伊復交應當也不至反對。

唯一的例外可能是以色列。以色列和伊朗關係極爲對立,以色列的政策是儘量孤立伊朗,沙烏地更是以色列拉攏並孤立伊朗的重要對象。此次復交,顯然會令以色列感到一些被動,難免會產生不滿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