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證監會針對程序化交易推出五大舉措:“絕不會坐視不管,也不會一禁了之”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彭水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爲切實迴應投資者關切,維護市場穩定運行,經充分評估當前市場情況,7月10日證監會發布兩項重要舉措。
首先,針對轉融券業務,證監會依法批准中證金融公司暫停轉融券業務的申請,自2024年7月11日起實施。存量轉融券合約可以展期,但不得晚於9月30日了結。批准證券交易所將融券保證金比例由不得低於80%上調至100%,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參與融券的保證金比例由不得低於100%上調至120%,自2024年7月22日起實施。
同時,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還就程序化交易監管進展進行了通報,表示將加快推出更多務實舉措,進一步強化對程序化交易監管的適應性和針對性,降低程序化交易的消極影響,切實維護市場交易公平。
該負責人表示,新“國九條”明確提出,要出臺程序化交易監管規定,加強對高頻量化交易監管。今年5月15日,證監會正式發佈《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規定》),明確了交易監管、風險防控、系統安全、高頻交易特別規定等一系列監管安排。在《管理規定》的監管框架下,指導滬深北交易所制定《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於6月7日公開徵求意見。
同時,證監會持續加強程序化交易監測,組織證券交易所研究制定瞬時申報速率異常、頻繁瞬時撤單、頻繁拉擡打壓、短時間大額成交等4類監控指標,於今年4月起開展試運行,並對頻繁觸發指標的程序化交易投資者進行督促提醒,促進規範其交易行爲。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加強與香港方面會商溝通,研究推進北向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落地的方式和路徑。
從實施情況來看,程序化交易今年以來是穩中有降,相關交易行爲也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市場高頻交易賬戶1600餘個,年內下降超過20%,觸及異常交易監控標準的行爲在過去3個月下降近六成。
該負責人介紹,對於程序化交易,總體的監管思路是“趨利避害、突出公平、從嚴監管、規範發展”。從全球的市場情況來看,程序化交易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和金融市場融合的趨勢。實踐也表明,程序化交易對於促進價格形成、提升市場效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由於我國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佔主體地位,監管層在關注到程序化交易作爲交易工具的這些特點的同時,也關注到了程序化交易存在的幾個問題,分別是:1、部分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量化交易利用信息技術速度優勢來獲得更多交易價格、損害交易公平性的行爲,這是監管首要關注的問題;2、一些程序化交易者交易短期化、過度頻繁交易,不利於市場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3、程序化交易和相關技術的使用在個別時點可能出現交易共振,影響交易秩序,加大市場波動。
“我們對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量化交易絕不會坐視不管,也不會簡單地一禁了之。所以我們還會加快推出更多的務實舉措,降低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量化交易的消極影響,提高監管的適應性和針對性,切實維護市場交易公平。”
該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針對程序化交易,證監會將推出五大舉措。
一是指導證券交易所儘快出臺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細化完善具體安排。同時,指導證券交易所評估完善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加強報告信息覈查和現場檢查力度。
二是指導證券交易所儘快公佈和實施程序化異常交易監控標準,劃定程序化交易監控“紅線”,進一步推動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降頻降速。
三是加強與香港方面溝通協調,抓緊制定發佈北向資金程序化交易報告指引,對北向投資者適用與境內投資者相同的監管標準。
四是明確高頻量化交易差異化收費安排。根據申報數量、撤單率等指標,研究明確對高頻量化交易額外收取流量費、撤單費等標準,以“增本”促“降速”。
五是持續強化交易行爲監測監管,對利用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量化交易從事違法違規行爲的,堅決依法從嚴打擊、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