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緝”的步步驚心,而無“魂”的動人之處

程偉豪執導,張震張鈞主演科幻推理片《緝魂》是開年以來被寄予厚望的一部電影全片時長124分鐘,直到最後一分鐘劇情仍在進行着高能反轉。再加上滿屏對兩位主演演技的好評轟炸,使該片的觀衆預期一路高走,甚至有人說,終止《送你一朵小紅花》與《拆彈部隊2》票房雙雄並立的爆款即將出現。

《緝魂》海報

然而,該片票房成績卻不盡如人意,上映兩週剛過一個億,離媒體預計的2.5億元票房有着不小的落差。

觀衆在這個雜糅了太多元素和太大野心作品中,看出了累看到了扯,唯獨沒看到本應由人物情感走向帶出來的感動。這與影片前半部分不遺餘力地鋪陳與後半部分令人目不暇接的反轉之間的脫節不無關係,也是影片最終陷入“有形無神”境地的重要原因

《緝魂》的電影故事和設定非常好。它講述了科技的發展讓人類的感知意識可以從一個患有絕症的病人身上,移植到另一個健康人的身上,從而實現永生。以此爲基石,影片架構了對科技與人性、法律與倫理的雙重反思。編導對作家江波原著小說《移魂有術》進行了一番巨大的改編,從原著保留下來的只有一個“記憶移植”的魂。全片類型氣質鮮明、犯罪懸疑定位明晰,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黑鏡》《副本》《全面回憶》等經典作品背後的那種敘事野心。劇本在“軟科幻”這一類型上着陸平穩,並由此探討了這樣一個話題:當所謂的記憶和人格被複制並轉移到一個全新的人身上,靈魂究竟有沒有發生改變。這樣的主旨和立意皆富有一定的新意。

較爲可惜的是,電影《緝魂》並沒沿着這個方向走下去。被替換者的意識就這麼消失了(所以全片最慘的人當屬死者妻子李燕,只是扮演了一個靈魂注入者的角色),也完全沒撐起主題的表達,人腦被複制之後,新主體殺掉了舊主體,這個噱頭是可以大做文章的,但影片也僅僅是淺嘗輒止,導致了該片對多種主題都有涉及,卻因缺乏開掘而淪落爲一種非常淺顯的表達。

影片的故事通過三個層面展開:一,富商王世聰被殺;二,檢察官樑文超與妻子阿爆破案及兩人間的情感;三,王世聰死亡背後所牽連出來的愛恨糾葛。三個故事可謂是環環相扣,在長達20年的時間跨度中,涉及了情感、倫理、科幻、靈異、懸疑、犯罪等方方面面,當如此衆多的元素被揉進一部120多分鐘的電影時,顧此失彼的不足就顯而易見了。

事實上,電影在開場不久即顯露出引人入勝能力上的不足,拖沓冗長的敘事,複雜得一塌糊塗的人物關係一直交代不完,令人很難對角色產生共情。電影前半段進行的兩次反轉,落在了劇情對觀衆的引導和真相的掩蓋上,但令人費解的是之後卻全無下文,詛咒也好巫術也罷,前妻唐素貞條線戛然而止,張震飾演的檢察官樑文超患病的一條線開始插入,由此帶出他與張鈞甯飾演的妻子阿爆間的情感,電影好像從這裡開始割裂成了兩部作品。在電影的後40分鐘裡,反轉如連環禮花一樣不斷在銀幕上炸開,據筆者細數共有五次反轉令人目不暇接,就連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也貢獻給了反轉。然而,幾乎所有轉折和動機都是靠外力來推動的,而不是人物關係和人物情感延伸下的必然結果。比如李燕給繼子天佑的信,立馬完成了整個殺人案件的佈局,而特別令人感到突兀的是,全劇的高潮竟是由死者生前的合夥人找到樑文超說“我來告訴你真相”來推動的。誇張一點說,即便沒有人物,劇情依然繼續得下去,只要換個“推進器”就行。

這裡再來說一說表演。張震和張鈞甯的演技從一開始就被捧上雲端,就像《緝魂》裡神一般的存在。當然,除兩人演技確實過硬,以及張震爲更好地塑造癌症病患瘦身25斤這個傳奇的梗之外,這種好評轟炸從另一個維度說明了:表演已成了這個牽強故事中唯一立得住的定海神針。不可否認,《緝魂》人物情感引發的詬病,不在演員的表演上,而是整個電影的短板顯露無疑:複雜的人物關係以及人物間的情感,本就需要時間來進行鋪墊,才能使之先立住再得以動人,而《緝魂》所做的只是草草交代,所以,當全劇的中心人物萬博士爲愛犧牲,甚至放棄生命,都只是成就劇情反轉的一個裝備,觀衆除生髮出劇情出人意料的感觸外,對人物的選擇實在難以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當然,影片中不止萬博士一個人物,其他配角,特別是擁有五重人格的“關鍵人”李燕都有着類似工具人的面目。

要知道,一部推理懸疑電影,“形”只是外在的包裝,終究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神”。移魂、換身份這些都只是形式,《緝魂》就好像一個外表和內飾華麗的房子,卻把地基打在了泥潭上,顯得搖搖欲墜。帶着強大的敘事野心,導演程偉豪也試圖去做減法。從最終的呈現來看,他選取的是將“愛的執念”作爲敘事的核心。我們看到電影試圖去建立角色間的情感關係,然後通過科幻和懸疑的外殼來建構起承轉合,從而引出每個人物對愛的執念,及“愛一個人究竟能走多遠”的表達。單就構思而言,它確實能爲電影帶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反轉,但在實際呈現來看,卻遠未做到人物情感與劇情反轉齊頭並進,這是那些爲全片奠基的人物情感始終無法打動人心的原因。

程偉豪近年的作品一直具有較爲穩定的品控,是目前華語影壇最獨特的犯罪類型片導演之一。他之前的作品《紅衣女孩》系列、《目擊者之追兇》都屬於懸疑犯罪+驚悚類型的佳作,尤其最近一部《目擊者之追兇》在豆瓣高達8.2分,要知道華語懸疑類型片在豆瓣超過8分的屈指可數。但是,《緝魂》的短板恰恰在於:一個被寄予厚望的導演,如果終究不能擺脫技巧對他的誘惑,那他只能成爲“反轉”的附庸,就像片中所講的科技無法使靈魂重生,有時候藝術家和匠人的分野恰恰在這裡,作品格局的高下也在此處。《緝魂》這個以人性爲底色的故事,如果讓觀衆只看到“緝”的步步驚心而感受不到“魂”的動人之處,那麼,這樣的電影在精氣神上終究是差了一口氣。(陳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