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突如其來的“瀕死感”——驚恐障礙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父母/朋友更應該耐心引導和關心!
撰文:顧漪雯
最近半年,高三的小李同學發現自己只要在學校裡碰到困難,比如做不出數學題時,他就會出現明顯的發冷、發抖、頭暈、心前區疼痛,呼吸困難,感覺自己快要死了。因爲這個,小李數次被送到學校醫務室,但每次半個小時他的不適就逐漸緩解了。
不過,之後他總是擔心這種情況會再發生,特別是一到學校就很緊張。那段時間他幾乎每天晚上都做噩夢,內容幾乎都跟學習相關,這也讓他白天萎靡不振,甚至不敢去上學。後來,小李同學在父母的陪伴下去了精神衛生中心就診,完善各種檢查後,被診斷爲“驚恐障礙”。
那麼,驚恐障礙到底是什麼呢?它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一
驚恐障礙是精神疾病嗎?
有父母會問:驚恐障礙是精神疾病嗎?
是的。驚恐障礙,是焦慮障礙的一種,又稱爲“急性焦慮發作”,也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
雖然名字聽起來令人畏懼,但它其實並不是無法克服的,所以家長朋友們首先不必以爲自己(或孩子)患上了一種奇怪的疾病而感到恐慌。有些人可能因爲曾經經歷過創傷性事件,或者在特定情境下曾經發生過驚恐發作,導致對這種情境產生恐懼,進而誘發驚恐障礙。很多患有這類心理疾病的患者都會將自己的焦慮和恐懼深藏在內心深處,其實這是一種急性焦慮發作,可能許多人都與你(們)一樣,正經歷着相同的挑戰。
通過心理療法、藥物治療以及自我管理等方式,患者可以得到有效地幫助,驚恐發作的次數也會大大降低,甚至不再發作,重新獲得生活的掌控權。
二
驚恐發作是什麼樣的體驗?
就像以上案例裡提到的,驚恐發作的常見症狀包括:
①心慌、氣急;
② 頭暈或輕度頭痛、手足麻木;
③胸部壓緊或疼痛感、 窒息感(瀕死感);
④暈厥出汗;
⑤震顫或顫動潮熱或寒戰;
⑥不真實感,迫切想逃脫;
⑦口乾、噁心;
⑧難以集中思想;
⑨視物模糊、害怕死亡、失去控制或發瘋。
除了前面所說的生理反應外,驚恐障礙還伴隨對心理的影響,有些患者在發作期間會擔心再次發作時沒人陪伴而得不到幫助,或發作時被路人圍觀而感到尷尬,會主動迴避一些活動,如不願單獨出門、不去熱鬧的地方等。又有些會像小李同學一樣,一直擔心會再次發作,在發作後的間歇期仍表現出緊張不安、擔心害怕等明顯的焦慮情緒。
三
驚恐發作可以自我療愈嗎?
在能夠克服緊張情緒的前提下,症狀是可以自行緩解的。可以嘗試一下應對驚恐發作的自助療法:
第一步:識別焦慮,找到誘因
特別是當症狀出現時,可以記錄驚恐發作發生時的時間、地點、觸發點和自己採取了什麼樣的應對方式。
第二步: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增加社交活動,獲得更多的人際支持;規律的飲食;保證良好的睡眠等。
第三步:控制驚恐發作 ,降低對生理感覺的敏感度
可以學習控制呼吸、注意力轉移等技能來應對驚恐發作。
第四步:克服消極思維模式,學會接納
我們可以聽取他人的不同意見,嘗試接納別人的想法及意見。
第五步:將學到的技巧付諸實踐
將引起焦慮情緒的情境從小到大排列,從壓力較小的情境開始練習焦慮管理技巧。
但是如果無法緩解,甚至加重並引起其他不適和併發症,就需要就醫治療。
四
作爲父母/朋友該怎麼幫助?
當他表現出不合禮儀的行爲時,我們不應該一味指責,而是應該耐心地引導和關心。我們可以使用一些正面的語言和鼓勵的話語,讓他者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和支持。傾聽他們的傾訴,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同時,我們需要避免給他不必要的壓力和焦慮,避免加重他的負擔。
所以,驚恐障礙不應成爲生活的障礙,而應是我們瞭解自身、關愛自己的契機。如果你或你周圍的人遇到了類似的困擾,請鼓勵他們尋求幫助。記住,光明總在前方,從容地面對每一天。
看更多精神疾病知識?
無需下載即可在線查看~
參考文獻:
[1] 黃立芳.認識驚恐障礙[J].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23(10):19.
[2]高花蘭.驚恐常擾 學會應對是關鍵[J].家庭醫學(下半月),2021(12):47.
[3]張崇,卜秀梅,金秋等.綜合護理干預對驚恐發作患者的護理效果[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21,50(03):269-272.
本文來源:上海精神衛生飄揚的綠絲帶
責任編輯:葉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