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答21:中國和東盟合作應聚焦建立共同大市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廣州報道
12月7日至8日,由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主辦的廣州論壇2024年年會在廣州舉辦。廣州論壇以“建設中心型世界城市,邁向世界最好灣區”爲主題,邀請來自全球政商學及社會各界管理者展開對話交流,共同探討推進中國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高水平開放及國際合作等重要議題。
會上,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採訪,談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第四次工業革命將以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爲核心,當前很多長三角和京津冀的高新技術應用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因此大灣區將成爲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搖籃。
在中國和東盟國家合作方面,鄭永年表示,即使在疫情期間,中國和東盟的供應鏈和產業鏈都保持着穩定的合作,未來要探討建立中國和東盟的共同大市場,“中國的企業可以在中國和東盟‘10+1’大市場進行佈局,這對於促進中國和東盟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主辦方供圖)
《21世紀》:爲什麼您認爲粵港澳大灣區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搖籃?爲何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鄭永年: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內涵和外延都在發生變化。我們有個共識,第四次產業革命肯定是以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爲核心。那麼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和產能主要在哪裡?
美國有兩大重點區域,第一個是加尼福尼亞到得克薩斯州的狹長地帶;第二個是波士頓和紐約。我們國家的技術主要集中在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粵港澳大灣區,尤其集中在香港,而且廣州的互聯網發展非常快速。第二部分是長三角,包括蘇州、上海和杭州,還有一個部分以北京爲代表的京津冀,高校特別多,以清華大學、北理工爲基礎,而現在長三角和京津冀的高新技術應用很多都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所以我說粵港澳大灣區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搖籃,特別是在產能和技術合作。
《21世紀》:特朗普即將重回白宮,預計會給國際政策特別是關稅政策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和東盟進一步加強合作有何重要性?
鄭永年:今年10月,中國—東盟自貿區3.0談判已經結束。具體來看,3.0版的談判在2.0版的基礎上增加了數字經濟等內容,但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我們現在討論的是要建立中國和東盟的共同市場。可以看到,現在中國企業非常積極向東南亞國家“出海”,美國對中國企業的不友好政策只是加快了中國企業“出海”的進程。因爲現在我們的人力成本,土地成本和環保要求都在提升,“出海”的佈局是中國企業的必選項。
但要注意的是,“出海”並不只是中國企業,也是東盟企業的選擇,是雙邊企業的雙向流動。東盟國家的工業園區也早早進入了中國,比如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廣州中新知識城等。
這足以說明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保持着緊密合作,即使在疫情期間,中國和東盟的供應鏈和產業鏈都是非常安全的,建立在穩固的經濟基礎之上。未來中國和東盟國家還要繼續增強政治互信,基礎技術的交流,並建立一個共同大市場,那麼中國的企業可以在中國和東盟“10+1”大市場佈局,這對於促進中國和東盟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