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北京發佈重磅規劃
12月12日,《北京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規劃(2023年-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向社會發布。規劃提出,北京要構建價值體系、保護體系、傳承體系和實施體系四個體系。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牛銳對規劃進行了詳細解讀,全面闡述了保護傳承北京歷史文化遺產的未來路徑與方式。
爲何保護?
傑出見證、千年古都、首善之都、大國之都
牛銳稱,規劃的原則主要是四個堅持。即堅持統籌謀劃,系統推進;堅持價值導向,應保盡保;堅持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堅持多方參與,形成合力。按照規劃,到2035年,規劃全面建成北京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
記者瞭解到,此次規劃提出,北京要構建四個體系:價值體系、保護體系、傳承體系和實施體系。其中,規劃清晰表述了北京歷史文化遺產核心價值體系:“北京歷史悠久,文脈綿長,是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見證。北京獨特的地理格局與地質特徵,是東亞地區早期人地關係的傑出見證;北京是中國古代城市營建的集大成者,是見證中華文明賡續的千年古都;北京是近現代中國政體轉制的偉大見證,是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首善之都;北京見證了歐亞大陸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交流與融合,是多元交流開放包容的大國之都。與國際同時期國都相比,北京是禮制式都城規劃思想的典範,代表東方文明的最高成就。”
怎麼保護?
系統保護,築牢資源本底
如何保護北京歷史文化遺產?規劃提出,要構建北京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強化系統保護,築牢資源本底,並針對性地提出了四方面的具體內容。
具體來說,就是要加強保護名錄管理,完善保護對象體系,明確重點保護內容,動態管理保護名錄。
要推進全面系統保護,加強不同時期文化遺產保護,加強區域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加強遺存本體與自然人文環境的整體保護。
要統籌協調規劃管控,強化國土空間規劃與保護傳承要求的管理銜接,妥善處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控制範圍與“三區三線”的關係,並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要明確保護傳承空間格局,確立歷史文化遺產“兩山一灣、兩區兩軸、三帶多片”的總體空間格局特徵,明確不同特徵空間保護要求,統籌保護傳承重點片區保護髮展。
怎麼傳承?
構建傳承體系,弘揚中華文化
關於“怎麼傳承”的問題,規劃也給出了答案。規劃提出,要構建北京歷史文化遺產傳承體系,弘揚中華文化。第一要深化價值的挖掘闡釋,助力建設中華文明標識體系的北京篇章,深入闡發首都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征程。第二是加大在城鄉建設中的文化傳承力度,保護傳承好古都空間格局、培育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間,切實加強城市更新中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第三是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構建以價值爲核心的保護利用體系,加大建築類文化遺產的開放力度,改善街區類文化遺產的人居環境,加強遺址類文化遺產的價值闡釋,振興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老字號,通過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助力城鄉可持續發展、支撐國家重大戰略。第四是促進歷史文化的創新弘揚,提升歷史文化展示水平,強化文化教育體系,服務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豐富歷史文化供給內容和形式,推動北京歷史文化走向世界。第五是加強京津冀歷史文化遺產協同保護,建立協同保護機制,完善京津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
牛銳說,規劃還明確了要着力完善實施體系。即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統籌協調和規劃傳導,推動多方參與,加強監督檢查。同時,完善保障機制,健全配套政策體系,加強資金保障,推進數字化賦能,建立安全應急管理機制。以及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項目庫建設,圍繞政策堵點、實施難點、問題痛點開展試點工作,及時推廣應用試點示範項目經驗。
重點工作:
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編制及實施
對於下一步的重點工作,牛銳透露,將在落實“保護第一”上下功夫。重點加強老城、三山五園、“兩軸”、三條文化帶等的整體保護。做好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同時加強歷史建築、傳統村落、歷史名園、傳統地名等歷史文化資源的普查、名錄動態管理,突出展現首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形成首都當代重大建設工程名錄。尤其要深化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進一步銜接,研究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全面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編制及實施。
牛銳稱,要在做好傳承利用上下功夫,以北京中軸線保護傳承爲重點,用好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提高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我們將健全核心區文物騰退保護利用政策機制,做好已騰退文物空間的活化利用,打造城市會客廳,更好服務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首都文化教育事業等,推動文明交流互鑑。深化文化遺產的開放利用機制,與城市更新、民生改善、文旅消費等有機結合起來,豐富高品質文化供給,賦予其新時代新的活力。加強遺址遺蹟考古與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相結合。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三個帶品質提升。建設好大紅門博物館羣。”
此外,還要在健全工作機制上下功夫。“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統籌、單位實施、公衆參與、社會監督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市級各相關部門、各區以及參與各方的責任意識,落實各自責任。建立文化遺產保護督察制度,推動文化遺產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推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地方性法規修改工作。用好責任規劃師制度。通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北京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共同將北京建設成爲彰顯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牛銳表示。
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