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跡象,孩子中了3條,就是到了“仇親期”,只有這2字還管用
作者:主創團·楓子
家有初中生的父母,你們和孩子的關係還好嗎?
前幾天,朋友和我吐槽:她女兒自從上了初二,突然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脾氣爆,一身反骨,半句說不得,一說就炸。
早上,天氣偏冷,她不過提醒女兒一句“穿件外套”,沒想到,女兒就滿臉不耐煩:“啥都要管!你煩不煩吶!”
放學回來,她關切地問女兒“作業多不多”,女兒就大發脾氣:“作業!作業!就知道作業,我不用休息的嗎?”
晚上,她喊女兒吃飯,女兒明明聽到了,就是不吱聲、不迴應。
有次,女兒語文考砸了,她沒忍住說了女兒幾句。結果女兒頓時火冒三丈,把書本往地上一摔,就瞪着她吼:
“說什麼說,誰沒考砸過!誰沒有犯錯過!你菜煮得那麼難吃,我說你了嗎?你工資那麼少,我說你了嗎?我看你就是閒的!有空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朋友一時氣到說不出話,直到女兒砰的一聲關上門,她的眼淚纔開始不爭氣地往下掉。
她怎麼也想不明白,曾經溫柔可愛體貼的女兒,怎麼就變得如此冷漠與暴躁?
尤其是一想到女兒那充滿仇恨的眼神,她就覺得特別的崩潰、無助,甚至整夜整夜的失眠。
“這過的到底是什麼日子!”
面對朋友的哭訴,我不禁想到了心理學上的一個詞:仇親期。
孩子仇親,並不是他的錯
什麼是“仇親期”呢?
心理學上說,仇親期,指青春期開始之後,孩子對父母產生“仇恨”情緒的階段,不管父母說什麼,孩子都喜歡對着幹、唱反調、頂撞父母,嚴重的甚至會辱罵、動手。
下面這4種跡象,孩子如果中了3條以上,大概率就是進入“仇親期”了:
1、故意和父母唱反調
父母不讓做的事偏要做、父母安排的事故意不做。
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走開,我不要你們管!”
2、嫌棄父母
對父母各種看不上,嫌棄思想、嫌棄穿搭、嫌棄說話、嫌棄家庭條件,看啥都不順眼。
總是用最扎心的語言,挑戰父母的權威:“這麼沒本事,沒能力,誰讓你生我的?”
3、固執倔強不聽勸,拒絕與父母溝通
覺得自己可能了,自己啥都對,父母說啥都錯。
但凡父母說一句,他有十句等着,有時候好賴話都聽不出來,就是油鹽不進。
4、對父母冷漠、疏離
房間門永遠是關着的,看父母的眼神永遠是厭煩的。
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滾,沒事別在我眼前晃悠,看到就煩!”
這個階段的父母往往是最難熬的,因爲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在孩子那裡,都是錯的。
但父母要知道,這並不是孩子的錯。
從人體科學的角度講,仇親期所處的青少年前期是“自我”迅速成長的時期,他們渴望擺脫父母控制,自己做主、與衆不同的訴求日益強烈;
但他們的大腦卻並未發育成熟,尤其是前額葉皮質,這個主管人類決策、行爲以及抑制衝動的區域,要25-30歲才能發育成熟。
仇親期的孩子,翅膀硬了又沒完全硬,半幼稚半成熟,想獨立又免不了依賴,一股股邪火便全撒在最親近的人身上。
就像網上一位博主所自白的那樣:
“我其實也不想和父母吵鬧,惹他們生氣,但不知道怎麼的,就是無法控制住自己,一見到父母,就覺得很煩躁;一聽到父母說話,就忍不住去頂撞,哪怕知道父母都是爲了我好。”
孩子到了仇親期
教育方式就該改改了
相信很多父母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
打罵、發脾氣、講道理......這些曾經能讓孩子屈服的手段,到了仇親期,統統失效了。
孩子們就像扎手的刺蝟,軟硬不吃、油鹽不進。
央視紀錄片《隔簾對話:青春期溝通實驗》就有這樣一對母女。
女兒叫李焓語,12歲,看起來文文靜靜,一說話眼睛總是笑笑的,但性格溫溫吞吞的她卻有着隨時惹怒母親的能力。
她的媽媽則個性爽直,看不順女兒的,當下就指出,這也就導致她跟女兒常常一言不合就吵架。
有一次,老師要推選女兒去參加一場比賽,媽媽看機會難得,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可是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女兒時,女兒卻一口拒絕了,媽媽不死心,多次勸說,女兒直接就撂下狠話:“打死我,我也不去!”
見女兒如此意氣用事,媽媽心裡的火“騰”地一下就躥了上來。
於是,她當着女兒的面,拿起剪刀三兩下就把女兒新買的衣服剪了個稀碎。
女兒就此屈服了嗎?並沒有。
當天夜裡,女兒趁着全家人都睡下的時候,以牙還牙,偷偷地把媽媽的睡衣、襪子等等全都給剪壞了。
第二天早上,媽媽起牀看到這一切時,氣得七竅生煙,直接跟女兒開始了冷戰。
而女兒呢,絲毫不受影響,該吃吃,該喝喝,完了就把自己鎖在房間不出來。似乎在用她的態度告訴媽媽,來硬的不好用。
不禁想起一位教育博主說的:父母如果執着於與青春期孩子“硬碰硬”,頻頻向孩子發號施令,期待他按照你的想法發展,那麼孩子只會用反抗的行爲來向你表達不滿。
是啊,尤其是仇親期的孩子,他們對“說了算”有一種執着,他們厭惡父母對自己的生活指手畫腳,最大的心願就是像大人一樣獨當一面。
所以,你若還總是嘮叨說教,孩子只會厭煩你管得太多;
你若還想着用打罵等強硬手段,孩子更會做出強烈對抗。
說到底,孩子表現出的種種不對付、不客氣,不過是提醒家長要調整自己的教養方式了。
父母學會這兩個字
孩子平穩度過“仇親期”
一位心理學老師講過自己的親身經歷:
她在青春期的時候,特別情緒化,看誰都不順眼,經常在家甩臉子。
有一次,她跟她的媽媽、妹妹一起下地收白菜花,不知道因爲什麼,她突然發了一股無名之火,急赤白臉地訓了她妹一頓。
妹妹哭着跑去跟媽告狀,她則做好了要和她媽火拼一場的準備。
但媽媽卻沒有說她半句,而是安慰妹妹說:
“你姐這段日子也不知道怎麼了,吃了嗆藥一樣,你不要理她就好。”
然後媽媽就轉身彎腰繼續忙去了。
說來奇怪,她所有的躁動不安、憤怒忽然間就熄了火。
仇親期對父母是一場考驗,任何立竿見影或者粗暴的行爲,往往只能帶來兩敗俱傷的結果。
想要順利幫孩子度過這愁人的“仇親期”,其實就兩個字:一個是“愛”,一個是“熬”。
愛,是多陪伴、多尊重、多接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
就像麥家,他兒子在青春期突然就關上了自己的房門,並且這一關,就是整整三年。
期間,麥家只要一和兒子說話,兒子就發火,一發火就吵架。
有時,麥家想進兒子房間看看,腳還沒踏進去,兒子便兇狠地趕他走,並用離家出走作要挾。
後來,麥家便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他從尊重兒子開始,進兒子房間輕敲房門,徵詢兒子意見,帶兒子去散步……
最終,被愛陪伴的兒子內心開始變得柔軟,不再和他針尖對麥芒,還開始努力學習。
正如簡·尼爾森說的:
“贏得一個十幾歲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以和善、堅定、尊重的態度,先和他們站在一邊,讓孩子在被理解和支撐中得到自尊感和歸屬感。”
給予仇親期孩子足夠的關愛,孩子自然會卸下心防,變得柔軟、溫順。
熬,則是穩住情緒,不氣、不急、不說教,給孩子多一點點空間和自由。
表姐的兒子今年讀高二,成績雖不算突出,但作爲兒子實在優秀,不僅對父母一直保持親密有愛,還特別願意聽父母對話,似乎從未經歷過仇親期。
所以我特地向表姐討教教子秘籍,但她卻說:
“哪個孩子的青春期,大人不煩惱呢?只不過我學會了裝聾作啞,不跟孩子一般見識罷了。”
原來,爲了維護好和兒子的關係,表姐在兒子上了初中後,就開始有意識地管住嘴,穩住情緒,控制住干涉的手。堅決做到:能不說的話不說,能不管的事不問。
也正是她的“熬得住”,所以兒子跟她一直相處得不錯。
《解碼青春期》一書中這樣寫道:
“在青春期,身體和心靈的突變就像一場劇烈的風暴。每一個看上去叛逆、難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強有力的支持。”
仇親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經歷的一場考驗和蛻變。
衷心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放平心態,少說話、多陪伴,少管教、多尊重,少批評、多接納,給到孩子需要的愛和幫助。
惟其如此,父母才能陪伴孩子平穩度過人生中的重要時期,一起走向更加勇敢、堅定的明天。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