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81】發生在湟魚身上的故事
來源:光明日報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81】
6月,正是湟魚洄游的季節。
哈爾蓋河裡,密密匝匝的湟魚逆流而上尋找產卵地。岸邊,遊客紛紛拿出手機,拍下這一年一度的盛景。
“這個季節來觀魚的人很多,隨着宣傳、執法、保護力度的加大,環青海湖基本沒有偷捕湟魚的現象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格日尖措告訴記者,“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觀察河道水量大小,引導羣衆和遊客文明觀魚,24小時守護湟魚洄游。”
從數量銳減、瀕臨滅絕,到如今“半河清水半河魚”,發生在湟魚身上的故事,是青海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的生動註腳。
青海是三江之源,被譽爲“中華水塔”,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要地。如何才能守護好三江源這個“中華水塔”?青海堅持生態優先,用心用情用力保護一草一木,促進生態持續向好。
提高生態治理效能,離不開制度保障。生態保護中,青海將制度性創新擺在突出位置。
“青藏高原生態脆弱,而管理職能分散在多個部門。”青海省水利廳河湖管理處處長程鵬表示,“唯有集中力量、合力治水,才能從根源上破解生態治理難題。”
玉樹藏族自治州地處三江源腹地,是我國和亞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關鍵源區,素有“江源玉樹”之稱。
“經常來河邊散步你會發現,負責巡河的可不止我們巡河員,還有法院、檢察院等部門的工作人員……”玉樹市巴塘河彩虹橋邊,巡河員措文將河邊的垃圾放入袋中。
近年來,玉樹水利部門與法院、檢察、公安、司法行政機關聯動,通過信息共享和聯合監督協作機制,構建起“多部門聯合執法護航”“水行政+檢察公益訴訟”“生態領域1+N”“跨界河流聯防聯控”等河湖管護治理制度。
三江源國家公園率先實現省州縣鄉村五級國家公園管理體制、祁連山國家公園首創“村兩委+”社區共建共享模式……一項項制度創新,有力呵護了青海獨有的“水草魚鳥獸”共生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治理,需要處理好各環節各方面的關係。爲此,青海突出系統性治理,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
仲夏時節,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大武鄉日進村,連綿綠意向天邊蔓延,牧歌、牛鳴、草香匯成一曲美妙的交響。
“我們祖祖輩輩生長在草原,就要世世代代守好這草原,讓黑土灘、黑土坡都綠起來。”日進村草原管護員果保指着前面的一片綠色對記者說,“你看,以前那一片山坡上全是鼠洞,都快成沙地了,現在草長得多好啊!”
“2023年,我們落實各類生態工程投資17.64億元,完成國土綠化23.21萬畝、退化草原改良77.15萬畝、黑土灘(坡)治理11.5萬畝、人工種草50.88萬畝、封山育林17萬畝。”果洛州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羅桑剛登說。
系統治理下,果洛州生態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效:現在,全州的草原植被覆蓋度已達62.1%。
生態治理中,青海還將科學性轉化作爲重要着力方向,大力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
6月初,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灘上綠草盈盈。一大早,牧民趕着羊羣去放牧,但放牧的地方並不是草原牧場,而是一個光伏產業園區。
“每年一到夏天,園區光伏組件下的草就長得特別高,不僅影響發電效率,還有火災隱患。”國家電投黃河公司海南州分公司安全總監邱晨告訴記者,“光伏板下的這些羊,能幫忙除草,真管大用了!爲了讓羊羣暢通無阻吃草,我們把光伏組件的離地間隙,從原來的50釐米擡升到120釐米。”
“戈壁灘鋪上光伏板以後,風速降低50%,水分蒸發量減少30%,植被覆蓋恢復到80%。曾經的不毛之地長出了青草,正好作爲牛羊飼料,產業園區還爲當地羣衆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海南州能源局局長王安偉感慨,“生態光伏將防風治沙、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和農牧民增收有機結合,實現了多贏。”
良好生態,給青海羣衆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見到剛察縣沙柳河鎮紅山村黨支部書記、村級河長宋海清時,他正舉着望遠鏡觀察河道中的湟魚。
“誰能想到,我們這以前是個漁業村,全靠打湟魚爲生……”談起這些年青海的生態變遷,他感慨萬千,“封湖育魚後,村民放下了手中的漁網,通過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還自發成立巡河隊,打擊盜捕、保護湟魚。”
現在,青海湖流域湟魚的數量,已是保護初期的46倍,湟魚種羣,也從“瀕危”降爲“易危”。
依託當地生態資源,不少村民辦起民宿、農家樂。“環境好了,大家的腰包也鼓了。”宋海清告訴記者,“如今的牧民,騎馬過河都小心翼翼,生怕踩到河裡的魚!”
“今年我們還準備引入營地項目,用美的風景、好的設施,留住客人!”對未來的發展,宋海清充滿信心。
(記者 王雯靜 萬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