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混得好不好,吃它一頓就知道

作者 | 牧羊編輯 |草莓脆題圖|牧羊 攝封面 | 林澤君 攝

對步入職場的廣州年輕人來說,告訴家人自己“終於有出息了”的最好方式,不是展露月薪幾萬的工資條,而是直接帶上家裡人到白天鵝賓館喝一頓早茶。

畢竟想要取悅將“務實”兩字刻進DNA裡的老廣實屬不易——買禮物要被說亂花錢,去離家最近那家茶樓喝早茶又太過休閒。而白天鵝的早茶不但能體現滿滿的儀式感,還是老廣們最好的茶餘飯後談資。在廣州人的心裡,它的江湖地位大約相當於電視劇《繁花》中上世紀90年代上海黃河路上的至真園。可以說,白天鵝賓館就是一代老廣心裡永恆的白月光。

(圖/白天鵝賓館官網)

在美食之都待了一輩子的老廣們什麼早茶沒喝過,就算是白天鵝早茶上的茶點也並沒有那麼稀奇。但吃着用近千元一斤的欖仁做成的欖仁薩其馬,最挑剔的姑婆也會說上一句“還可以”。

如今,願意親自等位排隊、花大價錢請老人家們在自己心心念唸的高檔餐廳裡“撮一頓”,最後再幫他們在表達“飲水思源”、愛國情懷的“故鄉水”造景前合影一張,纔算得上是廣州年輕人展示孝心最隆重的儀式。

“雖然孩子整天惹我生氣,但他上次還是請我吃了一頓白天鵝早茶,唉,算他乖啦!”

什麼早茶,還要我親自去吃 ?

無論是在廣州打拼的土著,還是外出歸家的遊子,想要帶家裡人“威一威”,到白天鵝賓館吃上一頓飯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當然是因爲它對於老一輩廣東人來說有着特殊意義:坐落在老廣州的商業中心沙面島、曾經接待過各種國家元首,多少人的童年夢想就是到賓館裡住上一晚。

但與此同時,它也是老廣心中最親民的高級酒店:在廣州的幾家五星級酒店大多隻接待正裝客人的時代,就算不消費、穿着便衣拖鞋,也能進白天鵝賓館參觀。

“在沒有廣州塔的年代,沒到過白天鵝,都不算來過廣州。”祖籍佛山的王先生回憶道,“小時候最大的快樂就是過節時和家裡人專門到‘故鄉水’前拍一張照。”

中庭的園林造景現在仍是許多遊客的必到打卡點。(圖/牧羊 攝)

在那個相機還不流行的年代,一張“到此一遊”的照片就是回到老家後和小夥伴們炫耀的最佳資本。

光有高級的噱頭當然不夠,“點心師傅有沒有用心,一吃就知道了。”一位每週五都會和朋友在白天鵝賓館聚會的婆婆如是說。“退休之後,我在廣州和周邊喝過幾十家早茶,這裡的品質起碼算得上第一梯隊。”

而讓進門消費變得“高級”的最直觀原因,還得是餐廳公認的高價。在普通茶樓裡花200元以內,足以讓一家三口吃得舒舒服服,而在白天鵝賓館,人均200元也未必能吃飽肚子。多點幾個招牌菜就將近1000元了。

點心均價在60元以上。(圖/受訪者供圖)

儘管如此,想要喝上一頓白天鵝早茶也沒有那麼容易。寒假伊始,在國外留學歸來的阿耀,帶着自己已經拿到Offer的好消息,興沖沖地約爺爺奶奶到白天鵝賓館喝早茶。但當阿耀打電話問餐廳能否預訂第二天的位置時,卻被告知預約已經排到1個月之後了。

賓館裡一共有三家餐廳提供早茶服務,如果沒有預約,只能現場排號入場。阿耀選的餐廳每天8點開門,7點40分開始派號,限額300個。朋友告訴他,有時候排隊的長龍還會從賓館二樓排到一樓。

但既然已經“誇下海口”,阿耀不想讓老人家失望。於是,家住海珠的他只能天沒亮就起牀,早早來排隊。

早上7:35,已經有許多人在餐廳門口排隊等候。(圖/受訪者供圖)

開門前的十幾分鍾裡,阿耀甚至久違地再次感受到考試交卷前的緊張感,他不時擡頭看向緊閉的大門,而懂行的熟客還在氣定神閒地閱讀着餐廳提供的報紙,阿耀自嘲道:“阿姨的這種鬆弛感,我想我還得學幾十年。”

用餐過程不必贅述,付款的那一刻,一位成熟“廣東孝子”的靈魂彷彿得到了昇華。但準備離開之前,懂行的晚輩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做:帶家人在酒店中庭的“故鄉水”前面擺pose拍照。能否從此在長輩的羣聊和朋友圈中“名聲大噪”,就全靠這些照片了。

喝完早茶後,許多食客在觀景平臺上留影。(圖/牧羊 攝)

對於長輩們來說,只有把照片發到朋友羣裡,再強調下是“孩子請的”,這頓飯纔算吃得有聲有色。畢竟,是否請得起一頓白天鵝早茶,幾乎就是老廣心中孩子是否“有出息”的隱藏指標。

“吃的不是性價比,是情懷”

聽到要去白天鵝賓館吃飯,大多數長輩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開心,卻不一定會立馬答應。因爲雖然大家都非常認同它的名聲,但真到了要去實地吃飯,大多數人還是會不捨得。

實際上,幾乎沒有哪一個老廣能真正拒絕“免費”的早茶,只是務實的他們想到子女賺錢不易,所以心領之後還要補充一句:“什麼早茶沒吃過,吃環境的地方沒必要去。”

餐廳可以看到一線江景。(圖/牧羊 攝)

但總有年輕人充滿行動力,他們太明白老人家的小心思,更樂意打造這種每人都能高興的“面子工程”。

滬漂多年的紙皮回到廣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帶爸爸媽媽到他們心心念唸的白天鵝賓館喝早茶。

相比老城區茶樓裡生猛的、呼之欲出的煙火氣,酒店用餐總會多出一份精緻剋制、溫文爾雅的氣質。“前者吃的是個熱鬧氣氛、實惠價格,而後者吃的是環境和偶爾爲之的精緻享受。”

雖然花了800多元,但紙皮還是覺得這次“壕一把”很值:““賓館裝修的幾年,老一輩總想‘再去看看新模樣’,如今終於達成了他們的心願。”

“爸爸媽媽的評判:東西不錯,偶爾可以來吃個環境吧。”(圖/受訪者供圖)

對於凡事講玩講食的廣東年輕一代饕餮而言,它有時也就是家“看起來挺貴,但不知道好在哪裡”的酒店罷了。

95後小李就不認爲白天鵝賓館有什麼特別,小時候吃過幾次但沒留下什麼印象,“這只是一個很貴的餐廳,雖然家裡老人一提起就有說不完的話題。”

但當老人家第三次講起自己曾經吃過的菜式有多麼特別,如今卻因爲自己行動不便無法成行時,小李決定直接去打包回來給他們吃:“他們來不了,我可以送貨上門呀,反正都是早茶點心,在哪吃都一樣!”

於是小李起個大早在門口排隊1小時才成功拿下“孝順的號碼牌”,雖然站得腰痠腿疼,還花掉了自己將近半個月的伙食費,但小李還是覺得這頓早茶“值回票價”。

小李爲外公外婆打包了滿滿4盒點心。(圖/受訪者供圖)

平時沒什麼胃口的外婆連吃了兩隻蝦餃,一邊嫌棄着“太貴了”說自己不吃的外公,滔滔不絕地笑着講自己曾經的“威水史”;帶回去的打包盒和紙巾,也被兩位老人家好好地藏起,準備在下次出去吃飯時,作爲和朋友們的談資。

“最重要的是,讓平時在家粗茶淡飯的老人家享受下新鮮事物。我長大了,他們也老了,現在讓他們開心比什麼都重要。”小李說。

Ending:

廣州的70、80後甚至90後的青少年時代,大家的閒暇娛樂生活並不算豐富,即使大家身處不同地點,卻一同看着這樣一個地標長大,自然產生了獨特的感情。

與白天鵝賓館相關聯的記憶更像是一個符號,是廣州人民的集體記憶。

(圖/牧羊 攝)

而在吃喝玩樂都有了更多選擇、老廣味道正在逐漸消逝的如今,反倒顯得幾代人心裡的集體記憶尤爲珍貴。

有人會花2000元去看一場演唱會,就會有人願意拿出1000元去喝一頓早茶,大家心理價位不同,但能讓最看重性價比的老廣心甘情願地消費的,不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更是一種濃厚的本土情懷。

用金錢買來的“孝順”只是第一層,品嚐過的美食與臺上推杯換盞間的談笑,都會成爲一張相片、一段回憶,一份足夠溫情來自生活的叮囑:和家人一起,愛永遠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