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版財劃法 十項指標出列

會議由財政部長莊翠雲、主計長陳淑姿共同主持。對是否對《財劃法》提出二次修法,財政部並未正面表態,僅強調就相關程序進行各種準備。據悉,財政部本次找地方揭示水平指標,主要即是二手準備,不論覆議是否通過,未來行政院版都會以此爲修法基準。

依財政部最新版本,垂直分配部分僅強調應擴大統等稅款規模,但未提具體方案和金額;至於水平分配公式,主要分爲包括財政努力指標和基本建設指數兩大部分,兩者分配比重目前尚未定案。

其中財政努力指標有五項,包括營利事業營業額佔20%、財產努力佔65%(稽徵努力度×人口數15%、財產稅成長率序位評分法50%),非稅收努力則佔15%(成長率序位評分法10%、合計數佔自籌財源比率序位評分法5%)。

基本建設指數的部分也有五項,包括土地面積30%、人口數30%、工業人口20%、農林漁牧人口10%、農林漁牧產值10%。考量各縣市財政能力和城鄉差距等,財政部另設有調整係數,財產稅努力及非稅收努力相關四指標,以人均實徵數及人均收入數爲調整係數,避免財政規模過小但分配金額過高的情況發生。

基本建設指標下則有三種調整係數,1是林業用地、國土保安及生態保育用地打折、農牧用地1.5倍,以反映地方施政成本。2是離島土地及人口以2倍計算。3是65歲及14歲以下人口1.2倍,並以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調整。

財政部國庫署署長陳柏誠表示,除了臺北市和新竹市表達支持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分配方式、新北市則希望能提供設算分配後的結果才能表示意見,多數地方政府都支持財政部對於水平分配的相關規劃,「共識有在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