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計劃限國外攬才 高教工會:5百萬不如聘國內5個人
教育部推出「玉山計劃最終版」,確定玉山學者、玉山青年學者等計劃,只留給國外攬才,國內留纔則用彈性薪資,每個月加薪超過3萬元的部分,由教育部負擔一半;但高教工會批評,給資深玉山學者的5百萬年薪,不如拿來聘任5名正常薪的學者,維持大學正常的員額,不要讓兼任教師這麼多。
教育部表示,玉山計劃原本包含國內留才和國外攬才,但舉行公聽會、與大學校長討論後,發現各校情況都不同,所以決定將玉山計劃留給國外攬才、或是國內業界攬才;資深的玉山學者可以多達年薪5百萬,一次3年,青年玉山學者則可以有150萬,一次5年,2人都可以申請每年150萬的行政支援費。
政務次長姚立德表示,預計提供100個單位供申請玉山學者,一個單位有一個玉山學者,但3個玉山青年學者可以抵1個玉山學者,以臺大爲例,今年共獲得22個單位,「大部分的大學應該會用比較多的額度聘請青年學者,因爲年輕人一旦聘進來,可以做很久。」
人選的部分,姚立德說,教育部會先預核20%的名額,不用先呈報教育部,讓大學可及時搶才,其餘80%名額的國際攬才計劃,在4月30日截止申請;至於國內留才,可以運用「高教深耕計劃第一部份補助經費」的20%作爲學校人事費、教師加薪,玉山計劃則是鼓勵學校幫老師每月彈性加薪,超過新臺幣3萬元的部分,教育部會負擔一半。
20%的「預核名額」依照高教深耕第二部分研究中心的經費多寡來評比,但每個學門的經費權重相同,按照比例分配給各學校;另外80%的「申請名額」,則是由教育部組成審查委員會,依人文藝術、社會科學、理學、醫學、生命科學及農學、工學共6個分類進行審查,這個就是按照高教深耕計劃的第二部分來覈定學校的額度。
不過高教工會認爲,政府有這些資源,應該優先補足各高校不足的人力、讓兼任老師減少,「一個玉山學者5百萬、6百萬的經費,就可以聘5個正常薪的老師」,這樣纔是解決高教內部的問題,不是花大錢聘1、2個國外人才,就能改變什麼。
高教工會認爲,玉山計劃試圖想用「集中資源」來招攬國際人才、改善高教,但臺灣真正的問題是少子化造成的「流浪教師潮」,導致臺灣人纔沒有資源、沒有工作;另外,既然想要有國際人才,就不要又開一個新辦法,還給任期限制,不如直接給大學經費,讓大學有能力自己找人聘任,更符合現在的教育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