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給3萬、農民只發1萬不公平? 陳吉仲:樣態不一樣
▲陳吉仲表示,漁民和農民發放紓困金額不同,是因爲樣態不一樣。(圖/農委會提供)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衝擊各產業,行政院規劃1億500億元紓困計劃,協助國內產業度過難關。其中,漁會甲類會員只要符合條件,就可申請領每月1萬元補助,1次發3個月,但農民卻僅有1萬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因爲樣態不一樣。
農委會日前宣佈,對於無一定僱主或自營作業者的漁會甲類會員,在漁會有勞保,所得40萬以下,可申請領每月1萬元補助,1次發3個月,估計符合人數近8至10萬人,約24億至30億元。但卻被各界質疑,紓困獨漏農民,陳吉仲當時迴應,會在一定條件下考慮發放。
行政院今針對實際農漁民從農漁生產工作者宣佈,排富發放1人1萬元,只要符合報稅所得50萬元以下且領取3萬元紓困者,通通可獲補助,預計共有120萬人受惠,民衆僅需攜帶身分證至農會漁會進行辦理,即可領現金入帳。陳吉仲補充說明,此次1萬元補助金與日前補助3萬元對象不同,獲取3萬元補助者是符合勞動部薪資在2萬4千元底下,且報稅所得40萬元以下才可申請,預計有15萬漁民受惠,這次1萬元是給予沒有加保者,有20萬漁民可領取。
農委會今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紓困情形,媒體問到,漁民發3萬,但農民只有1萬,是否不公平?陳吉仲說,因爲每一個產業差距很大,如農業跟勞動就不同。以農業部門來看,這裡面也是有不同產業,各產業受疫情影響幅度一定不同,因此相關紓困標準無法比較,比較基準永遠不會相同,紓困是動態調整。
陳吉仲強調,各行業樣態不一樣,採取措施就會不同,如被請去做漁業生產,靠的就是這份薪水,但農民平常有耕作,雖然有受到影響,還是有收入,只是減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