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最美的 25 部 LGBT 電影

來源:《Taste of Cinema》

編譯:Issac

校對:朱溥儀

1、《巴黎在燃燒》(1990)詹尼·利文斯通

詹尼·利文斯通的紀錄片《巴黎在燃燒》聚焦於1987年美國哈萊姆區極具影響力的變裝皇后的圈子,這是一部大師之作,它除了捕捉到變裝皇后身上的珠光之外,還表現了他們儘管一直受到反同人士的騷擾,甚至經常由此失去生命,但他們依舊創造了史詩性的幻想。

2、《月光男孩》(2016)巴里·詹金斯

巴里·詹金斯在其劇本中寫道:

「這是人類學、解剖學的小片段,講的是兩個男孩因半遮半掩的身體的簡單、還未完成的運動而被孤立的掙扎。他們都還是孩子。性取向在畫面中是看不到的,但是,感官上的暗示,潛藏在表層裡。」

3、 《春光乍泄》(1997)王家衛

王家衛用他獨特的剪輯、偷格加印、省略升格和降格以及受到戈達爾啓發的跳切手法極具力度地描寫了兩位主人公之間簡單的一來一往的故事,以此表現他們心中所想。

所以,比如兩人同抽一根菸的時候,節奏慢下來,每一分毫的情緒都展現在他們臉上,香菸的煙霧升到他們背後的空氣中,在兩人的冰冷麪孔下是慢慢形成的浪漫的性慾張力,堅固的表面不可避免地也被眼淚所擊潰。

4、 《柏蒂娜的苦淚》(1972)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

導演花了十天就拍完了這部電影,其劇本也是在從柏林到洛杉磯長達十二小時的航班上以導演過去的戲劇爲基礎而完成的。這部電影致敬了喬治·庫克的《女人們》(1939),《女人們》是一部完全由女性出演的喜劇,其故事同樣發生在曼哈頓上流社會充滿魅力的曼哈頓公寓裡。

5、《我自己的愛達荷》(1991)格斯·範·桑特

在電影放到一半的時候,兩位主人公在土豆州愛達荷州的某片地裡紮營。全片對橘色戲劇性地使用(大部分牆都被刷成了紅色調,邁克的大多衣服也是橘色)似乎在這一幕中達到了頂峰,兩位主人公之間迸發出火花,卻因爲兩人不同的人生方向而被削弱。

這場戲很大程度上都是菲尼克斯的即興演出,實際上大部分的戲都是他自己寫的,表現真相的緊張的場景是在最後由於菲尼克斯個人的請求才拍攝的,他想要讓影片達到情感上的高潮。

6、 《我美麗的洗衣店》(1985)斯蒂芬·弗雷斯

這部時長97分鐘的16毫米膠片電影拍了六個月,這部喜劇一開始是由頻道4完全贊助、被當成電視電影來拍的。後來事情發生了變化,這部片子未按照原來的製作計劃而在影院上映了,成爲第一部公開描寫同性之愛的英國電影。這也是弗雷斯第一部國際熱門作品,同時也將丹尼爾·戴-劉易斯推上征途。

7、 《愛瘋狂》(2005)讓-馬克·瓦雷

瓦雷花了十年的時間來寫這部電影,和他一起寫的還有弗朗西斯·布萊,電影也是基於布萊的個人經歷改編而成的。這部電影出色地描寫了朋克少年因宗教信仰而內化的恐同心裡,他竭力掩蓋因自己的性取向精神備受折磨的事實。

8、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2017)盧卡·瓜達尼諾

這部LGBTQ+電影不留餘力地描繪了在性吸引中註定因既定的社會標準而湮滅的純潔和美好,特別是在還並不久遠的那個年代,當時同性戀是違法的(至今依舊有大概71個國家視同性戀爲違法行爲)。

因爲這樣的環境,電影用希臘象徵性的男性視覺以及古希臘雕塑來呈現不可言說的慾望,非常出色地運用了古典的意識形態來尋找人身上獨特的魅力。

9、 《卡羅爾》(2015)託德·海因斯

這部電影改編自派翠西亞·海史密斯1952年的愛情小說《鹽的代價》,海史密斯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與比她稍微大一些的費城名流弗吉尼亞·肯特·凱瑟伍德有過一段戀情,這真實的經歷一定程度上啓發了她的創作。

有人在凱瑟伍德住的酒店房間隔壁錄了磁帶,以此證明她的同性行爲,也正是因爲這卷磁帶,凱瑟伍德失去了自己女兒的監護權。

10、 《假小子》(2011)瑟琳·席安瑪

這部成長電影可能是唯一一部描寫發生在孩子身上的跨性別故事的電影。令人震驚的是,跨性別者通常就在這個年齡開始經歷自己對性別認知與生理性別不統一的過程,這使得讓更多的電影來表現他們在這個混亂時刻內心的掙扎變得非常急迫。

11、 《小姐》(2016)樸贊鬱

樸贊鬱的這部心理驚險片是被一個一分爲三的謎團,每一部分都從不同角色的視點展開。電影受到莎拉·沃特斯的小說《指匠情挑》的啓發,不過原著中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的場景改編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被日本統治的韓國。

12、 《粉紅水仙》(1971)詹姆斯·畢固得

這部8毫米的夢幻電影充滿了粉色、紫色和藍色;人們把這部美國藝術電影形容爲「年輕男妓幻想中的豔詩」,看完之後人們常常留下這樣的話:「視覺與幻想上的一次獨特之旅!」。

這部電影利用了各種各樣的圖像以及反覆出現的花卉和綠植母題,特別是運用了名爲水仙的植物形狀。

13、 《阿黛爾的生活》(2013)阿布戴·柯西胥

斯皮爾伯格評論道:「這部電影講了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讓我們感覺自己就像是一隻牆上的蒼蠅,在看深刻的愛情故事,而從一開始,這份愛情就慢慢變爲了心痛。導演沒有在敘事上作出任何限制,我們完全因兩位演員精彩的演出而着迷,特別是導演觀察期角色的方式,他完全讓他們自由地呼吸。」

14、 《穆赫蘭道》(2001)大衛·林奇

「他們說旁人的教導可以讓你獲得內在的認知,但奇怪的是你很難與別人交流這種內在認知。只要你試圖交流,你會意識到你找不到言語,或沒有這種能力來告訴你的朋友你的內在認知。但是你還是擁有這種認知的!這真是令人沮喪。我認爲你不能交流的原因是這種認知美麗而抽象……我認爲人們知道《穆赫蘭道》對他們來說意味着什麼,只是他們不相信而已。他們想要別人來告訴他們。我喜歡人們分析這部電影,但不用他們來告訴我這部電影講了什麼。像一位偵探一樣把事情弄明白,這是很美妙的一件事。告訴別人,那就是剝奪了他們深思、感受、最後得出結論的樂趣。」——大衛·林奇

15 、《每分鐘120擊》(2017)羅賓·坎皮略

「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同志驕傲遊行。」

這部電影穿插了角色在黑暗的、閃着五顏六色的燈光的俱樂部中跳舞的場景。俱樂部中放着音樂。悲傷、憤怒的人們依靠跳舞來趕走當下處境所帶來的沮喪以及不斷增長的恐懼。「在跳舞的場景中,我們聽到了坎皮略最喜歡的1992年的歌曲,《‘What About This Love》。」

16、 《愛,簡單》(2014)丹尼爾·裡貝羅

如果你面前放着的是你暗暗喜歡的人的衣服,你會怎樣?《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幻想之愛》《櫃中野獸》中都發生過這樣的情節,而這部成長浪漫電影《愛,簡單》也講述了里奧漸漸愛上加百列的故事。

他穿上這件衣服,嗅着他的味道(這裡畫面黑掉),撫摸着他,或者說至少是在幻想自己撫摸着他。電影依靠嗅覺和可見的感覺形成高潮,這時候,對於探索同性之間的性吸引力來說,視覺就顯得不是那麼必要了。

17、 《西爾瑪》(2017)約阿希姆·提爾

和《愛瘋狂》一樣,這部電影的驅動力來源於強烈的內部混亂,以及對於基督教罪惡的弗洛伊德式的歇斯底里。你知道的,指的是一切永恆之物的燃燒。提爾講述過自己的父親曾經抓住她的手,靠近熊熊燃燒的火焰,讓她去感受火的威力。

18、 《橘色》(2015)肖恩·貝克

電影中的故事時間和現實時間一致,整部片子展現了太陽緩緩西落,呈現了美麗的橘色光輝(電影也由此得名)以及漸入夜色的霓虹。這部電影完全由三部iPhone5S、夾在手機上的Moondog Labs的變形鏡頭、價值八美元的FiLMiC Pro應用和斯坦尼康Smoothee Mounts穩定器完成拍攝。

貝克充分展示了獲得這些材料的便利性及其質量,他的鏡頭跟着這些沿着餘輝下的街道大搖大擺地走着的女孩兒,與之相伴的還有戲劇性的電音節奏。

19、 《雙面勞倫斯》(2012)澤維爾·多蘭

多蘭受王家衛影響很深,他調整了電影速度,選擇了較慢速率的畫面並隨動作配上了音樂,這種方式與我們在MV中見到的很相似。有了這些技術,再加上他對運動的衣料、湍急的流行以及暗房的紅色,最後創作出了一些非常美麗(通常也會有迷人的對稱)的場景。

20、 《週末時光》(2011)安德魯·海格

這部電影由對話來驅動。格林討論了自己有關理解的藝術之目的,並且將每個人所擁有的自我聯繫在了一起。不同的社會情境迫使個體將自己與被此情境所激活的自我相聯繫。最後,這建構了他們有關自我的二分想法:理想中的自我(他們想成爲的人)和受限的自我(別人眼中的他們)。

21、 《哭泣的遊戲》(1992)尼爾·喬丹

這部電影商業上的成功「幫助」獨立電影從邪典作品轉化爲可有利潤極高市場份額的商品。這部35毫米的電影成本極低,最終卻收穫了六項奧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剪輯、最佳演員及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導演)。喬丹也斬獲最佳原創劇本大獎。

22、 《沙灘鼠》(2017)伊麗莎·希特曼

在一次接受《視與聽》的採訪的時候,希特曼解釋道:「我對角色的部分興趣在於他們超越了時空。他們留着感覺像是六十年代早期或五十年代末期的髮型。所以用16毫米來拍攝是爲了讓整部電影都有一種『超越時空』的質感——因爲電影中的這片地區與世隔絕。」

23、 《勃艮第公爵》(2014)彼得·斯崔克蘭德

斯崔克蘭德受意大利鉛黃電影影響很大,他可能還特別受到科拉多·法里納的《The Devil Witc》(《‘Baga Yaga》,1973)的影響,後者也同樣關注女同性戀和綁縛調教的主題。

24、 《上帝之國》(2017)弗朗西斯·李

兩位主人公之間唯一的電流就是他們的脈搏。他們兩人很少說話或是有其他真正的接觸,相反,我們在意的是他們之間世俗的聯繫,比如淤泥、流淌的小溪、草堆的神力;這些都強調了這個國家嚴酷壓抑的氛圍,反射出兩人之間坎坷的情感之路。

25、 《傷口》(2017)約翰·特倫戈夫

《傷口》受到了杉多·姆科羅扎娜2009年的小說《一個不是男人的男人》的啓發,該片的劇本也是由姆科羅扎娜和初次拍片的導演約翰·特倫戈夫一同完成的。

這部電影用獨特的視角來描繪了一個社區,這樣的視角之前的電影中從未見過,被官方媒體稱爲「領導了非洲電影的新浪潮」。

《傷口》既是一部成長電影,也是一個愛情故事,它還是一部令人緊張的心理驚險片。這部電影出色地處理了性取向的禁忌議題並強調了傳統風俗中的代際差異,因此備受稱讚,它尤爲精彩的地方在於質疑了越發陳舊的陽剛之氣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