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博物館 就有了根 有了家
博物館前廳 雲錦《絲路華章》卷軸 元青花鳳穿花卉紋 玉壺春瓶 19世紀晚期 指南針日晷儀 圓明園四獸首銅像 漂流瓶 展廳一角 展廳斗拱
步入保利美高梅博物館的展覽空間,就像是沉浸在一片深藍色的海域之中,天花板上繁星點點,彷彿在低語着宇宙的廣闊與深邃。漫步在“藍色飄帶”之間,彷彿穿越了時空。這條藍色的飄帶是生動的,它因文化的多樣性而活躍,因古今的交融而充滿生命力;這條藍色的飄帶也是永恆的,因爲海面上的季風永生,海面下的洋流永在。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週年之際,保利美高梅博物館於11月15日在澳門舉辦開館儀式,首展“藍色飄帶——探索神秘海域邂逅絲路遺珍”隨之向公衆免費開放。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何超瓊表示,有了一個博物館,就有了一個根,有了一個家,“家裡載滿的都是跟中國歷史、文化、非遺、藝術有關係的藏品,那麼這個博物館的生命力就會很強大。爲什麼說要建立一個世界級的文旅地標?意義就在這裡。”
保利美高梅博物館由保利文化與美高梅攜手打造,空間面積近2000平方米,按照國家一級文物展陳的標準建造,首展“藍色飄帶——探索神秘海域邂逅絲路遺珍”以“海上絲綢之路”爲主題,展出共184組、228件珍貴文物館藏及國內外著名當代藝術珍品,包括圓明園四獸首銅像等近30件國家一級文物。
即便沒有展覽這座博物館本身也是藝術品
何超瓊介紹,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從籌劃、建成,到舉辦首展,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但即便困難,我們也要挑戰。”博物館策展團隊代表驕傲地告訴記者:“即便沒有展覽,這座博物館本身也是藝術品。”博物館的設計可謂處處精心,中國非遺工藝與現代藝術語言相結合,創造出了一箇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藝術時空。
博物館前廳的巨型穹頂藝術裝置在光影交織之間,隱喻着“日月同輝”的設計理念,象徵着永恆與變遷的共存。展廳廊柱以斗拱爲頂,並飾以精緻的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琅,由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景泰藍非遺技藝傳承人制作。
博物館空間不再是靜止的容器,而是流動的藝術載體,通過藻井軌道頂結構、可移動LED屏和活動展板,博物館的展覽佈局,具備了高度靈活性,能夠滿足不同展覽的需求。
走進展廳的核心地帶,安放文物寶貝的展櫃也都兼具“科技+時尚”,配備了抗彎低反射玻璃的“時尚外衣”,確保文物展示的安全性與可見性。每個展櫃都像是擁有私人氣候的小島,底部隱藏着一個智能的恆溫恆溼系統,這個系統就像是個細心的管家,確保每一件展品都在最適宜的環境中“呼吸”,滿足頂級文物的展示標準。
更酷的是,博物館裡的展櫃和展板都是靈活的,可以在展廳裡自由滑動,這種模塊化的佈局設計,讓博物館的邊界變得模糊,每一次展覽都能像變魔術一樣,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多維藝術空間。
澳門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也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視窗。海上絲路的開闢,使澳門與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聯繫,澳門也因此沉澱出融匯中西、貫通古今的獨特城市氣質。也因此,保利美高梅博物館首展以“海上絲綢之路”爲主題。
爲了配合這個展覽,策展方動了不少腦筋,博物館策展團隊代表介紹,就連博物館地板上,也鑲嵌了12個來自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傳統文化圖騰紋飾,呈現絲綢之路在全球地圖上的文化路徑。展廳設計中還融合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石材,如阿富汗的白冰玉、法國的紅絲綢大理石和巴西亞馬遜綠石材等,這些元素象徵着不同國家的文化精髓。在這個空間中,石材不僅作爲建築材料存在,更化身爲文化的具象化語言。
通過現代科技,巧妙地將傳統與現代連接
隨着科技的發展,博物館不再僅僅是靜態的展覽場所,而是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文化體驗中心。博物館正在將歷史和藝術帶入生活,讓參觀者以全新的方式與展品互動。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從籌備之初,就確定以藝術與科技的創新突破視覺的侷限,“動態化”地讓知識與故事流動起來,讓歷史與現代交融,爲公衆提供一個更加豐富和立體的文化空間。
具體到這次的展覽,策展代表介紹,他們邀請藝術家打造了一系列互動藝術裝置,“比如,參觀者可以將自己的肖像融入藝術之中。藉助AI的魔力,將得到一個媽祖庇佑的吉祥圖像,每個形象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同的服飾、各異的海洋背景,既有趣又充滿個性,吸引了衆多年輕人的目光。讓年輕人在互動中重新發現傳統文化的魅力,形成穿越時空的對話,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博物館內放置文物的“時間典藏·多功能文保全息展櫃”則有尖端科技加持,策展代表告訴記者:“我們在布展的時候,很多內地博物館的專家們專程來此,寧願多付兩天澳門的房費,就是想好好看一下展櫃。”
這種展櫃讓文物變得“可觸摸”“動起來”“能說話”。這次陳列在全息展櫃中的文物有元青花鳳穿花卉紋玉壺春瓶、清廣彩開光阿拉伯文人物花卉紋盤、清龍船圖通草畫、明清西蒙型銅鼓。這些文物在高透明度OLED顯示屏的映襯下,呈現出栩栩如生的3D高清形態。
其中,元青花鳳穿花卉紋玉壺春瓶頗受關注。玉壺春瓶是由唐代的淨水瓶演變而來,瓶上青花紋飾繁多,構圖飽滿,層次分明,上下呼應,瓶腹部的兩面,都繪有展翅飛翔的鳳凰穿梭在花卉中,寓意吉慶祥瑞。元代青花瓷特有的藝術風格改變了自唐宋以來陶瓷裝飾主要依賴刻、劃、印花裝飾技法爲主的格局,開創了之後明清兩代陶瓷裝飾以彩繪爲主的新局面,標誌着中國的制瓷業進入了新的時代。
觀衆只需輕輕一觸展櫃,即可控制元青花鳳穿花卉紋玉壺春瓶的移動、縮放和翻轉,從各個角度欣賞文物的精美細節,像是親手拿着文物360度欣賞,甚至可以“擦”去瓶身上附着的珊瑚,使其重現釉色和花紋。
觀衆在看清文物的同時,還可以“聽見”文物,很多參觀者就通過觸碰展櫃上配置的定向音響系統,咚咚地“敲”響了明清西蒙型銅鼓。西蒙型銅鼓爲中國古代銅鼓八大類型之一,八世紀至清末,西蒙型銅鼓流行於雲南省西南地區,它以雲南西蒙佤族地區仍在流傳使用的銅鼓爲代表而得名。這種銅鼓,鑄造精巧,紋飾豐富,鼓身輕薄,音響效果好。特別的是,鼓面常鑄有立體的蛙類,它們等距離分爲四組,這是古人對蛙的崇拜,因爲蛙能感知天時的變化,擁有預知天氣的神秘能力,所以被看作是神聖之物。
另外,銅鼓是遠古時期中國與東南亞文化交流最有說服力的證據之一,就目前所知,越南、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都曾經鑄造或使用過銅鼓。專家研究表明,東南亞銅鼓產生的年代約是東南亞原始社會後期,其銅鼓上的太陽紋、鳥紋、羽人紋等主要紋飾與中國南方銅鼓的紋飾都十分相似或相同,這說明在新石器時期,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民族就已經有了交流和往來。
每一件展品都是一個故事,欣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脈
“藍色飄帶——探索神秘海域邂逅絲路遺珍”展覽分爲季風、文脈、交織、聯結四個主題空間,熔鑄古今、匯通中外,文物展品所涵蓋的時代,跨越唐代至清末民初,包括瓷器、錢幣、陶俑、銅鏡和金銀器等不同類型的展品,其中更有15組爲難得一見的國家一級文物。
這些文物,如同沉睡的史書,靜靜地訴說着過往,讓人們時時感受着古人的智慧。例如,這次展出的清末銅胎琺琅指南針日晷儀,據藏家描述,爲十九世紀末中國製造的可計時日晷儀,大約1890年生產,用於航海和天文研究。這件日晷儀保存完好,它的晷盤爲圓弧形,圓弧中間放置水平管。晷盤一端爲指南針,另一端立一銅架,架上懸掛鉛垂線,藉助水平管和鉛垂線可以調節日晷水平。在晷盤一端和直立銅架之間連有一斜線,爲晷針。調準日晷方向和水平後,斜線在指時盤上的投影即爲當時時刻。
文物中還可見古人的匠心獨運,對美的追求和表達。此次展出的宋青釉貼塑枕爲出水文物,貼塑是陶瓷裝飾工藝之一,指模具翻製出成型的陶瓷飾件,粘貼在坯體表面,然後統一施釉,入窯燒製,形成浮雕效果的裝飾工藝。這件展品分爲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枕面前低後高,作祥雲形,兩端翹起,弧度流暢;中部雕塑首尾相繼三隻瑞獸,頭部向前伸探,尾部下垂,舉止輕捷矯健,繞柱躡足而行,刻畫細緻,形象生動;下部底座爲圓形,邊緣呈波浪狀翹起,爲防止燒造時變形,底部還留有氣孔。宋青釉貼塑枕的珍貴之處在於,它是在南海出水文物中非常少見的,體現了宋代豐富多樣的瓷器貿易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
在“交織”單元,有幅雲錦《絲路華章》卷軸,這是由南京雲錦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織錦工藝大師周雙喜設計創作的。錦在古代是代表最高水平的絲織物,雲錦是對錦的美稱,是因爲錦的色澤華麗富貴,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雲錦《絲路華章》卷軸用一幅展開的畫卷爲紐帶,以古絲綢之路的陸上出發地西安爲起點,途經敦煌,經過中亞、西亞,最後到達歐洲。
《絲路華章》的中心圖案,自右至左,橫列篆體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寓意大吉之象降臨當今的中國,祈願“五星出東方”帶來家、國的安寧與守護。一隻九色鹿身纏五色絲帶奔跑而來,將祥瑞帶給人間。十隻和平鴿翱翔空中,體現出華夏兒女愛好和平的心願。十隻仙鶴翩翩起舞,寓意十全十美,健康長壽。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和嬌豔欲滴的並蒂蓮競相開放,鄭和號行駛在碧波之上,仙家八寶在大海中護佑自由航行的拼搏之人,也蘊含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各國優勢互補,共融共通,共享繁華的美好願景。
每一件展品都是一個故事,讓人們在欣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化的脈動。唐銅鎏金香盒用於盛放香料或香薰,它是由兩個半球體結合而成的球形香爐,以鎏金銅材質雕飾開放式圖案,描繪了兩隻鶴與兩隻鳳凰在花卉間飛舞,周圍環繞着銅質葉片與藤蔓。香爐內精巧的陀螺儀裝置,使得香料始終保持在內部容器中,無論整個香爐如何放置,都能保持直立不倒。這件一千多年前的香盒,其裝置原理與近代用於航海航空的陀螺儀原理相同,設計之科學巧妙,體現了古代中國發達的科技與工藝水平。
展品南宋龍泉窯青釉小貫耳瓷瓶則非常精巧,讓人一看就心生喜愛。它的瓶口部直挺,瓶頸修長,瓶頸上部附有一對管狀貫耳,瓶腹部圓鼓飽滿,底部爲圈足設計,略帶斜度。瓶子通體施粉青釉,釉色略泛青黃,釉面光潔滋潤。
貫耳瓶是南宋龍泉窯的經典器型,貫耳是指器物的耳朵,呈貫通的管狀,豎向黏附於瓷瓶頸部的兩側。這類貫耳瓶的用途,主要爲陳設用瓷,流行於宋代,造型來源於漢代貴族宴樂所用的投壺。
龍泉窯是中國六大窯系之一,以燒製歷史悠久、製作精良、窯系龐大聞名。龍泉窯青瓷自南宋開始大量外銷,足跡遍至東亞、東南亞、南亞、歐洲以及非洲,其所代表的中華文化逐漸被世界認識和認可。
“頂流”獸首銅像,展現鑄造藝術的極致
猴首、牛首、虎首、豬首四尊圓明園獸首銅像文物原件,堪稱本次展覽的“頂流”。觀衆有機會走近它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銅像的腦後帶着當年英法聯軍破壞時留下的槍托痕跡。
這些獸首銅像展現了鑄造藝術的極致,獸首上的眼、耳、口、鼻、絨毛和褶皺等細微之處,都清晰可見,細膩逼真。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爲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內蘊精光,歷經百年而不鏽蝕,堪稱清代銅器製作之最高工藝水平。
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獸首人身,頭部爲銅質,身軀爲石質,中空連接噴水管。每晝夜十二個時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輪流噴水。在設計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噴泉的最初,郎世寧等人的設計稿中並沒有十二生肖,而是具有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乾隆皇帝覺得這有悖中國的倫理道德,勒令他們重新設計。於是,郎世寧等人考慮到中國的民俗文化,遂以十二生肖取代了西方噴泉設計中常用的人體雕塑。
這些銅像既有我國傳統審美情趣,又有西方造型藝術特點,例如虎首,更像西方的獅子,因爲西方人認爲獅子是百獸之王。圓明園豬首銅像與中國實際生活中的豬有所不同。它有獠牙,這種設計,使得豬首銅像在視覺上更加突出,增加了其藝術表現力和觀賞性。
在博物館的靜謐展廳中,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扇通往過去的窗口。觀衆的目光穿越了時間的塵埃,觀看着那些雕刻精細的文物,心靈似乎與古代工匠的巧手相通。何超瓊希望10年後,保利美高梅博物館成爲“灣區明珠”,她表示,今年是雙慶之年,是國家發展的最佳時代,也是澳門發展更加成熟、在大灣區更好扮演自己角色的重要時間節點。這座博物館承載着澳門文化出海的希望,爲迎來新階段的國際市場做好鋪墊。
博物館的出口附近有件別出心裁的裝置藝術,是一個大漂流瓶,裡面的5000封信來自世界各地,書寫着人們對未來一百年的美好期許。這些信件將在一百年後被打開,策展代表說:“我們在展覽的最後部分提出了共生的概念,會繼續向外界收信,請大家分享對未來一百年的美好願景。我們滿懷期待,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共同創造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美美與共。”文/本報記者張嘉供圖/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