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三步,讀懂一篇文章

如何讀懂一篇文章?

我從閱讀理解的角度,講講一篇文章(李娟《災年》,文章附後)的讀法。

1

粗讀

先快速閱讀,大概瀏覽一遍,有一個初步的印象。特別要關注的是標題、開頭句、總結句、評價句、抒情句、結尾句等。

閱讀時一定要拿筆勾畫。勾畫有兩個好處:

一是讓人迅速進入閱讀狀態,給自己一個任務,做到全力投入;二是在勾畫中理清文章思路,爲後面的細讀打下基礎。

有的同學認爲這多此一舉,不願意動筆,這無疑是人爲製造閱讀障礙,浪費時間。

是否讀懂文章,優秀的老師看你的勾畫痕跡就能判斷,用不着還做閱讀理解題來測試,這樣一來也能節約時間,迅速診斷你的問題。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勾畫這個基本動作。

文章中畫橫線的句子,就是要關注的。

比如“大地上所有的耕地都緊緊傍依在這條河的兩岸,所有道路也緊貼河岸蔓延,所有村莊更是一步都不敢遠離。”

這是總結句,寫出了周圍環境與河流的關係,表明河流的重要性。

2

細讀

爲這篇文章分段,並概括段落大意。這些技能必須紮實過關,否則,後面無法繼續開展深入的閱讀。

主要內容概括如下:

①—④烏倫古河的地理位置、作用;

⑤—⑨這年旱災,人們即將面對無數的困境;

⑩—㊷媽媽種了九十畝葵花地,在經歷了乾旱、鵝喉羚的襲擊,補種了四遍纔有收穫。

如果這一步比較困難,不能迅速完成,就需要做大量的練習。

方法是,把小學和初中的課本拿出來進行段落大意的概括訓練,課本上的文章具有典範性,層次清楚,網上也有很多概括示範,通過比對,找出問題,如果偏差太大,重新回到文中,再次理解,直到弄懂爲止。

3

深讀

這個階段需要通過提問來完成。

學習的過程,就是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在學習中,你沒有提問意識,別人說什麼就記什麼,以爲記住的就是學到的,這大概率是在假學習,要儘快改正。

剛開始會比較困難,不願意跳出舒適區,這時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協助。如何提問,哪些問題是有效的,如何思考問題,這是另外的話題了。

散文閱讀要思考的問題,主要包括:

一、語言賞析類

①“烏倫古河從東往西流,橫亙阿爾泰山南麓廣闊的戈壁荒漠,沿途拖拽出漫漫荒野中最濃烈的一抹綠痕。”分析此句中“拖拽”一詞的妙處。

②“它們去了哪裡?哪裡水草豐美?哪裡暗藏秘境?這片大地廣闊無物,其實,與濃茂的森林一樣擅於隱瞞。”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

二、情感(含義)理解類

③“總之,這是令人沮喪的一年。”句中的“沮喪”,有哪些含義?

④“總之,第四茬種子一無所知地出芽了,顯得分外蓬勃。畢竟,它們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結合全文分析,這句話裡面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作用分析類

⑤當“地區電臺的氣象廣播就預言:今年旱情已成定局”,媽媽爲何還要播種,並堅持種了四次?

⑥文章寫媽媽種葵花遇上災年的困難,文中㉝—㊲這幾段寫鵝喉羚的可憐,這些內容可否刪除,其作用是什麼?

四、主題探究類

⑦請探究文章的主旨?

以上是搞好課內閱讀理解的基礎。如果你想要提分,閱讀時就要從題型的角度,提出一些問題,按照考場評分的標準去回答。經過反覆練習,你就會熟能生巧。

但這對語文特優生是不夠的。讀一篇文章,不僅僅讀“一篇文章”,還要進行關聯,把更多文章結合起來思考,進行羣文閱讀的拓展。

提醒:獲取以上試題參考答案,發消息“向日葵”。

4

拓展

⑧本文選自《遙遠的向日葵地》,聯繫全書,想一想作者爲何要把此文放在本書的開篇?(此文與後面諸多文章的對比閱讀)

提醒:拓展內容會在“不老泉整本書閱讀”網課上講解,提升理解分析力。

作家作品

災年

李娟

①烏倫古河從東往西流,橫亙阿爾泰山南麓廣闊的戈壁荒漠,沿途拖拽出漫漫荒野中最濃烈的一抹綠痕。

②大地上所有的耕地都緊緊傍依在這條河的兩岸,所有道路也緊貼河岸蔓延,所有村莊更是一步都不敢遠離。如鐵屑緊緊吸附於磁石,如寒夜中的人們傍依唯一的火堆。

③什麼都離不開水。這條唯一的河,被兩岸的村莊和耕地源源不斷地吮吸,等流經我家所在的阿克哈拉小村,就已經很淺窄了。若是頭一年遇上降雪量少的暖冬,更是幾近斷流。

④因爲在北疆,所有的河流全靠積雪融匯。

⑤這一年,正是罕有的旱年。去年冬天的降雪量據說還不到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

⑥還沒開春,地區電臺的氣象廣播就預言:今年旱情已成定局。

⑦到了灌溉時節,田間地頭,因搶水而引起的糾紛此起彼伏。大渠水閥邊日夜都有人看守。

⑧暖冬不但是旱災的根源,還會引發蝗災及其他嚴重的病蟲害。大家都說,不夠冷的話,凍不死過冬的蟲卵。

⑨此外,大旱天氣令本來就貧瘠的戈壁灘更加乾涸,幾乎寸草不生。南面沙漠中的草食野生動物只好向北面烏倫古河畔的村莊和人羣靠近,偷吃農作物。這也算得上是嚴重的農業災害之一。

⑩然而,正是這一年,我媽獨自在烏倫古河南岸的廣闊高地上種了九十畝葵花地。

⑪這是她種葵花的第二年。

⑫葵花苗剛長出十公分高,就慘遭鵝喉羚的襲擊。幾乎一夜之間,九十畝地給啃得乾乾淨淨。

⑬雖說遠遠近近有萬餘畝的葵花地都被鵝喉羚糟蹋了,但誰也沒有我媽損失嚴重。

⑭一來她的地位於這片萬畝耕地的最邊緣,直接敞向荒野,最先淪陷;二來她的地比較少,不到一百畝。沒兩下就給啃沒了。

⑮而那些承包了上千畝的種植大戶,他們地多,特經啃……最後多少會落下幾畝沒顧上啃的。

⑯——當然咯,也不能這麼比較……

⑰我媽無奈,只好買來種子補種了一遍。

⑱天氣暖和,又剛下過雨,土壤墒情不錯,第二茬青苗很快出頭。

⑲然而地皮剛剛泛綠時,一夜之間,又被啃光了。

⑳她咬牙又補種了第三遍。

㉑沒多久,第三茬種子重複了前兩茬的命運。

㉒我媽傷心透頂,不知找誰喊冤。

㉓她聽說野生動物歸林業局管,便跑到城裡找縣林業局告狀。

㉔林業局的人倒很爽快,滿口答應給補償。但是——

㉕“你們取證了嗎?”

㉖“取證?”我媽懵了:“啥意思?”

㉗“就是拍照啊。”那人微笑着說:“當它們正啃苗時,拍張照片。”

㉘我媽大怒。種地的頂多隨身扛把鐵杴,誰見過揣照相機的?

㉙再說,那些小東西警覺非凡,又長着四條腿,稍有動靜就撒開蹄子跑到天邊了。拍“正在啃”的照片?恐怕得用天文望遠鏡吧!

㉚總之,這是令人沮喪的一年。

㉛儘管如此,我媽還是播下了第四遍種子。

㉜所謂“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比完全放棄強一點點。

㉝說起來,鵝喉羚也很可憐。它們只是爲飢餓所驅。對它們來說,大地沒有邊界,大地上的產出也沒有所屬。

㉞它們白天在遠方餓着肚子徘徊,遙望北方唯一的綠色領域。

㉟夜裡悄悄靠近,一邊急促啃食,一邊警惕傾聽……

㊱它們也很辛苦啊。秧苗不比野草,株距寬,長得稀稀拉拉,就算是九十畝地,啃一晚上也未必填得飽肚子。

㊲於是有的鵝喉羚直到天亮了仍捨不得離去,被憤怒的農人發現,並驅車追逐。它們驚狂奔跑直至肺臟爆裂,最後被撞斃。

㊳但人的日子又好到哪裡去呢?春天已經完全過去,眼下這片萬畝耕地仍舊空空蕩蕩。

㊴無論如何,第四遍種子的命運好了很多。

㊵似乎一進入七月,鵝喉羚們就熬過了一個難關,從此,再也沒有見到它們的身影。

㊶它們去了哪裡?哪裡水草豐美?哪裡暗藏秘境?這片大地廣闊無物,其實,與濃茂的森林一樣擅於隱瞞。

㊷總之,第四茬種子一無所知地出芽了,顯得分外蓬勃。畢竟,它們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

課程諮詢,請加雨希老師微信

1.

2.

3.

4.

講師簡介/Profile/

彭治旗:曾擔任《課堂內外·創新作文》主編10餘年,《學語文之友》讀寫專欄特邀專家;持有人社部中國繼續教育工程協會頒發ACD青少年生涯規劃導師中級證書;策劃數十本暢銷圖書,著有《中考作文提分有辦法》(三冊)。

曾聯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開發創意寫作課程,參與策劃南開大學文學院“語文素養通識課程”;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命題評審委員會委員,被邀全國各地講座300餘場。

通過“文字素描”“萬物互聯”的方法,幫助學生走出寫作的誤區,提升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寫作特長;指導上百名學生參與各類作文競賽,獲得全國知名高校的認可和青睞。

圖書期刊打折優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