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應對數字化和生態雙重轉型
早在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高瞻遠矚的偉大理念,並將其作爲對世界發展的展望。我們的地球應被視作一個消除壁壘、隔閡與偏見的共同體。這是一個由不同文化和文明共同組成的共同體,各文化和文明之間應平等合作,摒棄任何以自我爲中心的世界觀。疫情教會了我們(或者說本應教會我們),我們這個星球面臨着一些決定性的挑戰,只有通過共享才能戰勝它們:共享科研成果、信息、物資、資源。病毒是沒有國界的,臭氧層空洞是沒有國界的,冰川融化是沒有國界的,核廢料也是沒有國界的。因此,共享是迴應人類未來需求的唯一對策。爲了應對這些議題,人們提出了整合數字化轉型和生態轉型的“雙重轉型”。這樣的轉型,同時也是頗具雄心且引人入勝的雙重挑戰。法律是應對這一挑戰的有力武器。習近平主席多次致力於在法律層面爲中國發展指出一條明確道路:習主席強調,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因此,法律可以成爲東西方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在這方面,中國和意大利已經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對話,並且在法學研究、青年人才培養以及努力應對科技發明所伴生的紛繁複雜的法律挑戰等方面,已經取得了極爲重要的成果。事實上,自世界存在以來,科技發明總是先於其法律規制,且後者必然是作爲前者的結果而出現的。如今出現了一個根本性的質變,因爲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迫使我們法學家對傳統法律範疇進行全面反思。這是一場深刻的質疑,它是一場顛覆我們所有思維範疇的革命,而那些思維範疇是人類幾千年理性思考的結晶。舉例而言,自(公元2世紀)古羅馬法學家蓋尤斯撰寫《法學階梯》以來,物一直被分爲有體物和無體物。近兩千年以來,有體物(根據蓋尤斯的定義,即那些可以觸摸的物品)幾乎囊括了絕大部分的物。無體物(即那些無法觸摸的物品)幾乎是不存在的,或僅僅是極少數情況。整個法律體系都建立在物質性、有體性之上。今天,二者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無體物急劇增加,並且代表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因此,這場革命要求當代法學家付出勇敢的努力,必須構想一個全新的法律和道德規則、權利、禁令以及責任體系。該體系要建立在經過徹底且大膽重塑的法學(及哲學)邏輯範疇之上。這是未來面臨的一大挑戰。地球每天都變得愈發複雜,同時也越來越互聯,新技術實際上已經抹去了人類數千年來所秉持的空間和時間觀念。但在此之外,存在一項新的挑戰,即太空、月球與其他天體的法律問題。這是全新的情形,是需要重新設定或調整的法律範疇。所有這些不同尋常的新情形,再次迫切需要法律來規制。從這個意義上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當代民法典中最新的一部)無疑是最具創新性的。這是唯一一部從法律層面規制數字革命與生態轉型的民法典。其中包含涉及隱私、數據以及網絡虛擬財產保護的規定,涉及肖像權、知識產權的規定,涉及技術轉讓與諮詢合同的規定。與此同時,該法典也精準關注到環境問題。這些都是極具意義的創新之處。它是一部面向未來的法律,因爲它能夠將傳承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大陸法系的法律體系以及新時代的科技革新結合在一起。古羅馬人是作爲一門獨立於其他所有學科的法律科學的創始者。絕非偶然的是,第一批古羅馬法學家被稱爲“祭司”,他們是“橋樑”的建造者,是能夠連接河流兩岸,從而讓兩岸人民彼此能夠互相碰面交流的人。在這個相互聯結的世界,法律不應再被侷限於每個國家的國家主權範圍之內予以構建,而應被視爲全球性的法律、共同規則的成果。因此,法律可被視爲“人類命運共同體”諸多可能的呈現形式之一,因爲法律在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意識形態之間架起了橋樑。(作者是意大利前司法部長、羅馬第一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羅馬一大法與經濟學院意方院長。本文是作者11月26日在第13屆中意創新合作周開幕式上的發言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