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2大發明!陽明交大講座教授莊紹勳 獲美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

陽明交大講座教授莊紹勳獲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陽明交大提供)

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NAI,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於12日公佈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名單,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莊紹勳獲選2023年發明家院士。其重要發明及學術研究,獲評審委員肯定而獲獎,將於2024年6月接受表彰並授予院士獎章。

美國國家發明家院士爲學術發明家最高榮譽,今年全球共有162名獲得2023年院士,來自於美國35州及10個國家地區、118所研究型大學、政府機關及非營利性研究機構,擁有高達4600多項美國專利,對於提升人類生活品質,促進社會福祉與經濟發展有顯著貢獻和深遠影響。

陽明交大表示,莊紹勳因「傑出發明表現出高度多產的創新精神,這些發明對人類生活品質、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產生了實際的影響」而獲獎。獲得該組織院士的基本要件,除了質與量的專利外,亦需具有高影響性的學術論文。

莊紹勳爲伊利諾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師從半導體泰斗薩支唐(C. T. Sah)院士。1987起任教於交大電子工程系所,現爲陽明交大終身講座、聯華電子研究講座、IEEE Life Fellow。

陽明交大提到,莊紹勳重要的發明包含(1)第三個物理崩潰行爲的發現,改寫人們只停留對於軟崩潰(soft-breakdown)和硬崩潰(hard-breakdown)的認知,可以提升手機在密碼指紋辨識等的應用。(2)打破快閃記憶體停留在28奈米的瓶頸,未來3奈米以下可以結合臺灣在高階處理器的優勢,創造出獨特的嵌入式記憶體技術,建立奈米世代的里程碑。對AI、物聯網、資訊安全等的發展,將帶來重大影響。

在學術研究上,陽明交大指出,莊紹勳專精於矽半導體領域的主流技術,涵蓋半導體IC產業核心,如CMOS邏輯IC技術與非揮發性記憶體。前者包括電晶體微縮(系高階CPU晶片的技術),如目前熱門的3奈米、2奈米技術。後者記憶體包括浮閘記憶體(隨身碟核心)到各個型式前瞻記憶體,記憶體內運算單元等。實務應用廣及CPU、GPU、MCU、手機及可攜裝置、固態硬碟與儲存、電腦、汽車電子甚至物聯網、AI 應用、5G/6G通訊及金融資訊安全(Encryption)等商業用途。

莊紹勳更積極從事國際學術社羣事務,擔任IEEE要職,如EDS最高決策的執委會委員(Board of Governor)達12年之久、亞太區域分會主席、傑出講師、IEEE Fellow 評選委員。多種IEEE期刊編輯及 Springer Nature資深編輯; 半導體頂尖國際會議(VLSI/IEDM)主持人、主講人、學術委員等,發揮對國際社羣的影響力。更早於2002年榮獲史上臺灣第一個在IEEE的全球分會獎,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