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啓銘專欄》政務官理念不合 何不辭職明志

郭智輝(見圖)5月15日以準經濟部長身分拜會立法院時表示,核能是乾淨能源,核電由多數人同意做決定。(鄧博仁攝)

今年5月,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曾邀請他接任閣揆,經考慮後予以婉謝。賴清德就任總統前,童子賢在能源方面就主張核二重啓、核三延役等核能相關議題。賴清德就任後,童子賢依舊堅持能源應有核能佔30%、綠能30%、火力40%的黃金配比主張,認爲臺灣能源政策一直被卡在「非核家園」的口號。

與童子賢守住個人理念相對的是前崇越集團董事長、現任經濟部長郭智輝。郭智輝在就任前,於4月18日表示,核電廠延役或重啓需取得全民認同並確保安全;5月15日以準經濟部長身分拜會立法院時表示,核能是乾淨能源,核電由多數人同意做決定;就任後6月5日在立法院報告時仍說,若安全無虞、法令通過,核二、核三可再用20至30年。

換言之,郭智輝也認同核能在能源的地位和重要性。但6月6日行政院長卓榮泰邀相關立法委員溝通後,郭智輝就改口稱核電沒有考慮、非核家園立場不變。

政黨是政治理念的結合,總統由人民從代表政黨的候選人中選出,由其選任行政院長組閣;部會首長是執政團隊的成員,主要任務在執行執政黨的政策措施,如果理念不合就該離開團隊。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任命唐飛爲首任閣揆,之後唐飛因支持核四續建違背民進黨非核政策而提出辭呈,爲政黨政治立下了典範。

有些企業家一旦事業有成,就嚮往「商而優則仕」,以爲入閣擔任部會首長就可一展長才,揮灑自如。卻沒料到,坐上位置後就進入政黨的政治框架,失去主張個人理念的自由。若將童子賢和郭智輝做個對比,一位是婉拒組閣,海闊天空;另一個是入閣當部長,進入政黨鳥籠,動輒得咎。

能源轉型是多年來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的關鍵議題,攸關國家未來的重大發展,亦是郭智輝「推動臺灣經濟永續轉型」的核心。童子賢基於臺灣必須藉助核能達成淨零碳排目標、核電可以強化能源韌性而降低國安風險等理由,支持核電在能源結構中維持適當佔比,這也是產業界和能源專家多年來的政策主張。

反之,如果非堅持「非核家園」的政策信念不可,就應提出具體可行的策略和執行方案。遺憾的是,過去民進黨先後執政16年,除了「非核家園」神主牌,迄今仍只是靠嘴一張。

2015年進入總統大選期間,蔡英文和李遠哲出席臺大「全球集思論壇」,臺上的蔡英文對臺下的李遠哲說:「因爲你,我已將《巴黎協定》列爲我大選的政見。」李遠哲則於現場積極爲蔡英文拉票。

2019年5月李遠哲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曾與蔡總統詳談空氣污染與溫室氣體「兩多」的問題,蔡總統僅回答「那是下一代的事」、「那是前朝的事」。8年執政,對於即將到來的全球「碳中和」浪潮,蔡政府始終拿不出完整策略計劃,減碳目標、路徑圖、法規制度、具體措施等均付諸闕如;臺灣在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排名從2016年的52名掉到2024年的61名,不知當年全力支持蔡英文的李遠哲作何感想。

在民主國家,執政的政府必須爲政策成敗承擔政治責任。但在臺灣,民進黨「非核家園」的神主牌已告失敗,卻看不到任何官員爲政策負起政治責任。人民善良不予譴責追究,官員豈可繼續厚顏尸位素餐?

清朝康熙年間被稱爲小於成龍的直隸巡撫向康熙密奏:「官已被納蘭明珠、餘國柱兩人賣完。」康熙問親信高士奇:「何無人蔘?」高士奇回答:「誰不怕死?」只要和當道沆瀣一氣便可保官護爵,這不就是現在政府的爲官之道!

郭部長離開創辦的企業集團而來屈就部長一職,想必有其鴻鵠之志。來自產業界,當知其所苦、其所憂。於今未能一本初心,以發展產業和協助企業爲優先,便是大節有虧,與其隨波逐流,何不效陶淵明之「歸去來兮」!

(作者爲前經建會主委、前經濟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