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圈的“大灣區時刻”
如果說每年的11月是屬於全球藝場的“上海時間”的話,那麼每年的12月份,天氣依然晴朗涼快的大灣區或許正是最適合逛展看畫的藝術市場焦點。
12月5日至9日,2024廣州設計周正式拉開帷幕。廣州設計周展會長期聯動“三館”聚焦私宅與新商業業態的設計,而今年最顯著的升級是:2024廣州設計周的“南豐館”展覽方向調整爲“藝術+奢品美學”,並在該館同期舉辦第二屆“魔燈當代藝術博覽會”,爲藝術機構、藝術家、藏家等打造一個交流當代藝術的場域。
本屆藝博會以“大灣區時刻”爲主題,延續了與廣州設計周的深度合作,同時還把展覽的時間延長了一天,共計五天的展出時長與國外主流的藝博會同步。記者從現場瞭解到,本屆藝博會共有超過50家藝術機構及藝術項目參展,與首屆的45家相比,在數量和規模上都保持了穩健增長。豐富的繪畫、雕塑、攝影、裝置、數字藝術等當代藝術精品按照不同類別劃分爲藝廊匯萃、影像視界、新銳涌現、策展時刻、拍行呈獻、臻景藝場的六大單元及特別項目模塊,以更專業和精準的視角向觀衆呈現了灣區當代藝術生態圖景的一瞥。
走進二樓的藝博會大廳,靠近中間的入口處有三個矩形排列的暗色“大盒子”。走進展位裡,背景暗色的盒子空間像一本隱秘的書,讓光彩在空間裡成倍地放大。展位正中央擺放着品牌與藝術家陳彧君聯名共創的傢俱,桌腳宛如破土而出的樹根,極具前衛感。而內部的設計取景於藝術家同名策展“生長”,將當代藝術的創作精神與傢俱的實用性相融合。
主辦方表示,本屆展會所新設的臻景藝場單元,是爲了進一步打造多元立體的商業與藝術生態,希望以創新的模式,推動灣區當代藝術生態的構建與完善。臻景藝場單元與其他以藝術品爲核心進行展示的單元不同,他們希望這個單元可以專注於南中國特色產業與當代藝術的跨界融合,構建起與以往以藝術文化爲中心不同的觀察與行動方式,打造出兼具實用情景的藝術現場。
走出特別策展單元,便是以畫廊爲核心的藝術品銷售單元區域。不少畫廊工作人員都向記者反映,雖然第二屆的藝博會仍然是個“年輕”的藝博會,但這幾天隨着廣州設計周的造勢而前來一探究竟的人流並不算少。而在國內藝術市場中,大灣區雖然有很多有實力的藏家,但一向都比較務實低調。究竟如何才能在這場新興的藝博會上找到這些新客人,或許纔是前來參展的畫廊們最重要的課題。
在展覽的現場,來自長沙的謝畫廊銷售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是他們第二次來參展。有了上一屆參展的經驗,這次他們帶來的作品主要以中等價位的作品爲主。該工作人員表示:“這次的作品定價低的有2萬元左右的小作品,但也有一些30萬元左右的大畫幅作品,整體來說比較適中。”針對本地藏家更加務實的特點,畫廊在銷售策略上也有所調整。她對記者表示,雖然畫廊以往主要擅長經營影像類作品,但這次他們更偏向於帶來更多架上繪畫作品,其中也摻雜帶來了一些材質比較特別的藝術品,希望能給本地的藏家“亮亮眼”,留下個好印象。
相比於外地畫廊的嚴謹考量,本土的畫廊在自己的“主場”上則似乎更具鬆弛感,帶來的作品也更具實驗性。
90後藝術家丁人遠是湖南長沙人,目前工作生活於廣東珠海,本次是他的作品第一次隨廣州畫廊參展這個藝博會。他帶來了五小件陶瓷雕塑作品,色彩鮮豔,形象可愛,在展位中十分受關注。他對記者說,創作的小件陶瓷雕塑算是他的一次“試水”,目前在本次藝博會上已全部售罄,未來或許會考慮漲價。
同樣來自廣州本地的畫廊集地JIDI創始人、80後藝術家鄧海對記者表示,這次參展他主要帶來了他本人的作品,定價從6000元至20萬元不等。他表示,由於這次的藝博會作爲廣州設計周的平行會場同期舉辦,所以整體的人流量和聲勢效應都較好。在他看來,廣州和深圳都是目前國內僅次於北上的藝術市場,大灣區的藝術市場潛力十分巨大,他期待能見到越來越多大灣區的藝博會出現,爲更多人打開通向藝術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