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過來人媽媽的心聲:養男孩十幾年,這些大坑,父母一定要避開

作者:主創團·牧青野

刷到前北大金融系副教授香帥提出的一個詞——“微利時代”。

指的是一種投資回報率微小,甚至接近於無的社會現狀。

評論區有網友打趣:

這說的不就是養男孩的父母嗎?養得費心費力,效果微乎其微。

而且因爲男孩相比女孩開竅較晚的特點,在教育前期和中期就更容易出現付出和收穫差距大的情況。

就像我兒子,這些年爲了他的學習,錢沒少花,心血沒少費,可眼瞅着就快要中考了。

雖然老母親也希望我兒一夜開竅,一朝逆襲,考入最好的高中;

但還是不得不面對現狀:

我可能得做好最壞打算,我兒子,可能考不上任何好高中!

心裡有答案了,反而就沒那麼焦慮了。

靜下心回頭看這幾年兒子的學習成長,才發現我曾踩過不少坑,不過幸好離中考還有一段時間,亡羊補牢,補一點是一點。

接下來,我把自己的反思,和之後的行動結果記錄下來,希望能給你一些參考……

其實早在兒子很小的時候,我的教育方式就已經出了問題。

兒子是和小區裡的一個女孩一起長大的。

有了那個小姑娘的對比,我兒子各方面都顯得特別差勁。

小女孩已經會擠在她媽媽懷裡說“最愛媽媽”了,我兒子還在那裡結結巴巴一個詞一個詞往外蹦:“媽,球!球!”

當時我特別焦慮,都快要懷疑兒子是不是智商有問題了。

好在偶然聽了一次教育專家的講座,他說男孩基本都是開竅晚、後勁足,老母親只要放寬心,靜待花開,就能在不久的將來見證奇蹟。

他說得很真誠,我聽得很認真,但問題是,我把意思完全理解偏了。

從那之後,我對兒子的很多“落後”表現開始放任自流,總覺得時間到了,兒子自然就開竅了。

就像閱讀這件事,一個在小學當老師的朋友早早就告訴我,要提前抓好孩子的閱讀。

但我轉頭一瞅,兒子正在那裡撕下書殼當成大刀劈他爸,嘴裡還大喊:“妖怪!吃我一刀!”

我懸着的心終於死掉了!

不過我也有自己的想法,當時覺得男孩也許就是坐不住,不如女孩喜歡閱讀,等大了自然就好了,大不了到時候靠理科拉分。

現在回想起來,我是被刻板思維影響,覺得男孩數理化好,文科不行,所以抱着僥倖心理,想着到了初中理科多了兒子肯定會逆襲。現在真是後悔不已!

還有,兒子上小學那段時間,我經常在羣裡被老師@,有時候是因爲兒子上課不專心,有時候是因爲作業完成得不認真。

剛開始我也猶豫過,覺得自己的方式是不是錯了,是不是該給兒子培養下學習習慣,但後來想想要不還是再等等,也許真的就像網上說的,男孩到了中學就開竅了,很快就能翻盤。

說到底,男孩開竅比較晚,只是說他們的大腦前額葉皮層比女孩發育得晚些,血液中多巴胺含量高些,控制情感表達的胼胝體小些……

因爲這些原因,男孩小時候相比女孩容易好動、坐不住、表達能力差。

但這不是完全放養孩子的藉口。

真正爲孩子做長遠規劃的父母,應該是把男孩開竅晚當成提前爲兒子蓄力的階段。

做好準備,厚積薄發。

如今,眼瞅着兒子都已經上初中了,不僅沒有如我所想的那般,時間一到,“開關”一扭,就能奮起直追。反而因爲我的疏忽,導致他的學習習慣和成績都一塌糊塗。

尤其在看了很多專業的養育書籍和文章後,我也逐漸意識到,養育男孩的本質,是要考慮男孩在成長過程中的性別和個體差異,進行鍼對性教育,而不是像我一樣兩手一攤,聽之任之。

想到這裡,我也覺得很對不起兒子。

如果不是我把男孩後勁足當做了放任他隨意成長的理由,沒有從小培養他的習慣、韌性、堅持這些品質,兒子也不會成爲如今這個樣子。

現在,我決定做出改變……

1、先使巧勁——抓住細節好好表揚,幫兒子重新建立信心

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相比女孩而言,男孩的性格確實更跳脫,前期在學習上也容易馬虎。

甚至由於體內睾丸素的影響,攻擊性和破壞性也更強,這就直接導致男孩會更叛逆,更不願意聽父母的話。

所以我決定,改變兒子不能用強硬的態度下猛藥,而是慢慢來。

首先,從兒童發展心理學角度來看,男孩大約在12歲左右進入青春期,開始逐漸發展出自我中心主義,自我概念也更精確,自尊開始分化,自主性需求更強。

簡單說,就是家長要多鼓勵、肯定、表揚,然後引導他們自己找到合適的習慣方法。

方向明確,任務立馬安排。

我把自己化身成了彩虹屁老媽,先對着兒子的月考成績一通誇:

“上次英語考試你卷子都沒答完,這次居然答得完完整整,證明你這次用心了,太讓媽媽驚喜了!”

“這次數學成績不但沒有一丁點退步,最後一道大題的公式還寫對了!這進步真的太大了!”

果然,兒子都是順毛驢,在我的彩虹屁攻勢下,兒子假裝無所謂地撓撓頭,但壓不住的嘴角早就出賣了他暗爽的心情:

“這有啥難的,我不過就是以前沒咋用心。”

意識到鼓勵和肯定對孩子的重要性後,我開始認真觀察兒子身上的每一個小的進步點和發光點,用真誠的肯定給他逐步建立信心。

不過,兒子的學習勁頭確實有了,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2、再借東風——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兒子刻意培養一些好習慣

兒子現在是士氣高漲,但沒啥學習方法。

就拿晚上寫作業來說,他以前基本都是回家後先玩手機再吃飯,然後磨磨蹭蹭地做作業,抓耳撓腮寫了半天,好多題不會,效率也不高,我每次在旁邊看得血壓蹭蹭往上冒。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專門找了很多本關於學習方法的書,有兩條內容讓我印象很深刻:

寫作業是爲了檢驗對知識的消化程度;

把寫作業當成小型考試。

我把這兩條標準結合到兒子身上,用了兩個方法來解決他的“寫作業困難症”:

先回顧當天學習過的知識,再寫作業,把寫作業當成查漏補缺和覆盤的過程;

寫作業時使用番茄鍾,在規定時間內做到眼到、心到、手到,集中注意力專注做題,做完再休息。

你看,這些問題的根源,說到底都是學習習慣的問題。

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所以纔會有各種成績問題。

壞習慣的行爲模式已經形成慣性了,就需要重新刻意培養一些好的習慣。

於是,我和兒子之間有了以下談話:

“我看到你最近寫作業的狀態比以前好了很多,你覺得是改變了哪些習慣後纔有了這些進步?”

兒子想了一會兒,眼睛一亮:

“以前放學都是先玩手機再寫作業,現在是先寫作業。”

“那你覺得這樣做,有什麼用嗎?”我一臉期許地看着兒子。

他的回答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先玩的話,就想一直拖,而且越往後越不想寫。但先寫作業,心態就不一樣了,就覺得趕快完成作業就能玩會了,寫作業速度也就變快了。”

停了一會兒,兒子又說道:

“不過有時候作業寫完了,反而沒那麼太想玩手機了。尤其是成就感特別強的時候。”

其實我心裡知道,這是符合科學研究的,先玩手機再寫作業,是先讓大腦適應了快反饋模式,所以就很難再靜下心去做需要讓大腦慢思考的事。

而且兒子說完成作業有成就感的時候,對玩手機的慾望就沒那麼強,其實這也符合大腦的特性,即成就感對大腦帶來的滿足感,遠比短平快刺激帶來的滿足感強。

但考慮到今天和兒子聊了太多道理,我決定先按下不說,而是讓他一點點自己去悟。

從寫作業這裡打開突破口後,兒子彷彿被打開了任督二脈。

因爲作業完成得好,兒子被老師表揚了幾次,他的主動性也越來越強,開始早讀,睡前聽聽力……

到這時,我越來越相信教育心理學中的那句話了,孩子有追求卓越的天性。

只要他在向好的方向前進了,就會一路朝好的方向走下去!

3、最後用蠻力——重視閱讀和運動,該下苦功就下苦功

自打兒子的狀態越來越好後,我決定把他落下的另外兩項內容也抓起來——閱讀和運動。

有天晚上,我翻了一下兒子的課本,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現在的學習對閱讀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別說語文了,就連數學,新題型就融入了很多生活的實際和常識問題,每道題光題目就一大段文字,如果閱讀力不強的話,解題的速度和效率肯定會大打折扣。

我用了三個方法幫兒子提升閱讀力:

守好基本——以課本爲主,輔助大聲朗讀的方式加深對課本的理解;

以終爲始——主挑和課本關聯度較高的課外書來拓寬認知;

以教促學——從閱讀者轉變爲學習者,每閱讀完一本書籍,就用輸出的方式,記錄和回顧哪些內容可以作爲閱讀分析?哪些內容可以作爲寫作文的素材積累?

閱讀抓起來了,接下來就得多運動,畢竟好的體力是學習的保障。

這時候孩子他爸就起作用了。在我的威逼利誘下,孩子他爸每週末都會帶着兒子去打籃球。

而且我想着,讓兒子打打籃球,也可以滿足他的社交需求。在和同伴的相處中,他還可以學會衝突處理和團隊合作。

並且,運動也可以給他提供一些即時的高刺激回饋,讓他在挑戰中獲得樂趣,這不僅可以讓他學習如何從身體到精神來控制自己,還能幫助他消耗掉一部分青春期旺盛的精力。

讓我欣慰的是,之前因爲和兒子的親子關係基礎比較好,兒子對於我的引導還算比較配合,所以他的進步也很明顯。

但看到兒子越來越優秀,他爸坐不住了,直接來了句:

“照咱兒子這勢頭下去,一學期進步50分,清華北大指日可待!”

我忍住不給他潑了盆涼水:

“學習靠的是長久的堅持和積累,咱們落下了那麼多,這才哪到哪?”

說實在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兒子未來會怎麼樣?也不知道我們的努力能不能亡羊補牢?

但我知道,即使兒子最後依舊考不上好高中,但有我們當父母的帶着愛,站在他身後,他至少可以成長爲一個健康、積極、樂觀、優秀的人!

人生的路還長,我相信兒子!也相信我們現在的積累和努力,會成爲他未來人生真正的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