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領先的英偉達,有泡沫嗎|小白商業觀

陳白/文 全球最值錢的公司是誰?要在兩年前,即便是華爾街最精英的分析師也絕不會想到,答案會是英偉達——這家靠賣遊戲顯卡爲生、一度還瀕臨破產的公司。

本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在過去10年時間都是極爲穩定的——無非是在以FAANG(Facebook、蘋果、亞馬遜、奈飛和谷歌母公司首字母簡寫)爲首的幾家巨頭之間王座輪替。

但時移世易,20年前“索尼微軟打架,重傷竟是英偉達”的時代,黃仁勳早已經熬過去了。現在,英偉達成爲了這場全球人工智能淘金之旅中最大的“賣鏟人”。一開始,英偉達只是贏了它的同行,比如AMD、英特爾等等。到後來,隨着AI(人工智能)淘金人越來越多,“賣鏟人”已經成爲全球第一了。

在瘋漲的股價面前,市場層面的討論也日趨激烈。其中最爲核心的爭議是,英偉達公司的基本面真的能支撐起這麼高的市值嗎?

單就業務本身來看,英偉達當然是站在全球最優秀的公司梯隊的前列。無論是從其長期的研發投入,還是從其對於芯片市場長年的耕耘都能看出,即便是在最前沿的科技企業中,英偉達都能稱得上是標杆公司。

但要說業務相對單一的英偉達比微軟、蘋果、谷歌等公司更有價值,恐怕還是有些受到市場焦慮情緒的影響了。

市值從來不是對當下業務的判斷,而是對未來的預期。英偉達瘋漲的背後,本質上還是市場對人工智能未來的需求爆發有所期待。

有機構統計,英偉達自1999年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後,股價已經累漲5910.78倍。而英偉達的市值由1萬億美元增至2萬億美元,用了約9個月;由2萬億美元增至3萬億美元,僅用了約3個月——相比之下,蘋果公司實現這樣的增長用了約35個月,微軟用了約32個月。與此同時也能看出,英偉達的市值暴漲,不過是ChatGPT誕生之後這兩年的事情。

換句話說,英偉達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實現市值暴漲,主要是全球AI廠商都在做大模型,芯片明顯不夠用了。

可是,靠“賣鏟子”能夠長期持續賺錢的前提是,淘金者們已經挖掘到了金礦。

我們再看看人工智能公司。從硅谷的OpenAI到中國號稱AI明星的月之暗面,再到BAT等一衆國內傳統互聯網大廠,到底誰從這一輪人工智能浪潮中賺到錢了?

此前就有媒體援引瞭解OpenAI財務狀況的人士透露的消息稱,OpenAI去年的虧損額大約翻了一番,達到了5.4億美元。本輪AI浪潮的引領者OpenAI尚且如此,到了中國,更是進入極限價格戰模式了:一面是高昂的算力成本,另一面是大模型“0元購”,也就只有科技大廠們才經得起折騰。

也正因此,人工智能行業如今真正的底層焦慮,其實從來就不是算力。所有人都知道,生成式AI技術將會成爲人類未來最具有影響力的技術變革,但問題是,現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生成式AI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

不久之前,有一位大模型創業公司CEO參加了一場線下沙龍,結果到場的十多家創業公司,別說賺錢了,只有兩家有收入。如果把研發投入算進來,沒有一家是賺錢的。前段時間還有消息稱,國內知名AI應用Kimi開始通過要求用戶打賞來實現收入,但在高昂的算力成本面前,這點打賞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自打互聯網誕生之後,商業模式就從來不是簡單的買賣交易,而更多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買單”這樣的複雜變現通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通過燒錢換取流量,再把流量變現的道路確實是存在的,但在生成式AI應用中,目前全球沒有任何一家廠商真正找到了能夠運轉的商業模式——即便是蘋果,最後不也還是需要把AI功能集成在iPhone手機中才能找到讓用戶買單的可能性嗎?

也正因此,這種源自AI應用的困境,可能纔是英偉達市值中最大的“泡沫”所在——如果人工智能公司持續燒錢卻仍然無法看到賺錢的希望,英偉達的股價,恐怕也會難以爲繼。當然,技術的進步和創新的擴散,本身就是時間和勇氣的博弈。如果真的有公司找到了AI時代的iPhone,那麼英偉達如今的市值,就遠算不上泡沫了。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爲《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爲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陳白經濟觀察報專欄作家

原經濟觀察報商業評論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