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人:畫油畫,要有自己的面貌

楊秋人(1907-1983),廣西平樂人。1928年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30年轉學上海藝術專科學校。1932年加入現代美術團體決瀾社;1940年代開始,先後任桂林美術專科學校、廣東省立藝術專科學校、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50年代至80年代,歷任華南人民文藝學院教務主任、美術部教授,中南美術專科學校副校長、教授,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等職。

葉坪——中央蘇區風景,1963

作爲決瀾社的創社成員之一,楊秋人的名字緊密聯繫着1930年代初期中國的現代美術運動,在這場標榜文化世界主義和個性化創造的運動中,楊秋人和他的同仁們來到上海開始他們的藝術創作。他們的洋畫創作旨在吸取西方現代派的流行風格,並積極探索具備地域性特徵的中國現代藝術樣式。

棗園遠客,1964

1930年代中後期,隨着民族主義和大衆化的話語浪潮席捲文藝界,決瀾社所代表的現代主義路線逐漸走向式微。抗戰爆發之後,楊秋人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抗戰宣傳工作中,從桂林、香港以至重慶的征戰途中,他創作了大批反映現實題材的作品,尤以1942年至1943年間參加“香港的受難”畫展,反映其個人作風及價值觀的深刻變化。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夕,楊秋人在香港參加了人間畫會的活動,與在港藝術家共同創作了毛主席巨幅肖像的創作,以此迎接一個理想新政權的建立。

雲石山,1963

楊氏的青春時代,是一名富於時代激情和個人魅力的現代藝術先鋒,作品多爲富於華麗都會氣息的摩登人像作品;而其後半生,變爲兢兢業業、謹言篤行的教育工作者,美術創作多爲“業餘”時分的勤勉之作,題材多爲反映社會主義新風尚的風景寫生,其中的佳作被時人譽爲中國油畫民族化的典範。時代嬗變,楊秋人在個人身份和藝術創作兩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瀲江,1962

1983年《楊秋人油畫集》楊秋人自序:

經過抗日戰爭和十年動亂,

我的作品——

尤其是解放前的作品——

遭到巨大的不幸,

現從倖存的作品中選出部分作品和少數近作編成這個集子,

爲的是求教,

不避殘缺粗淺之短。

廬山風景,1956(1980年複製)

藝術實踐,

探索、創造是個漫長的道路,

我只不過走了一段短短的路程。

中國人畫油畫,

決不應跟着西方尾巴跑;

但又不應和不能不借鑑西方藝術。

借鑑不是重複。

學習中國優秀的藝術傳統也如此。

只能吸收,

不能照搬。

只有這樣,

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面貌。

這是多年來我主觀要求解決而未能很好解決的課題。

橋畔,1956

含鄱口,1956

市郊,1959(1980年複製)

列航,1961

初霽,1961

待潮,1962

傍水人家,1981年重畫

曬網,1962

晨發,1963

海濱哨所,1964

港內,1962

早勤,1963

歸牧,1981

晨渡,1980

劍麻山,1960

水電站工地之晨,1972

第聶伯爾河,1957

阿塞拜疆農村,1958

冬晨,1957

列寧墓前,1958

列寧格勒冬晨,1958(1980年複製)

涅瓦河畔,1958

日暉,1957

海上之晨,1957

大同江畔,1961

平壤風景,1961

雨中羣巒,1961(1980年複製)

朝陽,1961

板門店,1961(1980年複製)

黎族青年,1962

農村青年,1953

黎族女舞蹈演員,1960

青年女工,1963

農家姐妹,1963

烏克蘭莊員,1957

阿塞拜疆工人,1957

騎樓下,1948

玉蓮,1982

創於2014,相伴已成爲習慣

平臺已進駐本站、搜狐、今日頭條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