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普娃,搞錯了這幾件事,是很可怕的
前段時間寫了《》,一下子留言特別特別多。
我特別愛看留言,除了順手解答大家的疑問,也讓我更好地瞭解你們是怎麼想的,這也是我選題的最大來源之一。
那天有娃上了小學的家長,紛紛表示“懊悔”學齡前啥也沒做,也有不少學齡前家長疑慮,大J不是反對雞娃,也不贊成啥都提前學麼,那英語啓蒙不算提前學麼?拼音寫字計算這些到底要不要做?
我在大家的留言裡看出了一點問題,那就是咱們對“啓蒙”“提前學”等等一些概念,是有點混淆或者想不明白的。
當然,這特別正常,我當年也是模模糊糊走過來,現在回頭看才清晰了。
其實幾歲開始學,學什麼,這些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家長對教育本質的底層思考一直混亂不清,延續到小學階段,那就是挺可怕的事了。
所以今天就再來一篇掏心窩。
01
啓蒙要做
但啓蒙不是“提前學”
每次談小學後的學習,總會有類似的留言說:我倒是不會被自媒體弄焦慮,但現在小學的教學情況,真的必須提前學。我就是後悔了,沒讓孩子提前學寫字、拼音等等。
而大部分情況下,留言裡提到的“我家沒提前學的東西”,從我的角度來看,其實應該是正常幼童 啓蒙要做的事。這是我第一個想和大家說的,別把“啓蒙”和“提前學”混爲一談。
啓蒙是什麼?就是孩子心理、大腦發展本來就到了這個階段(專業說法“窗口期”),那麼咱們順勢而爲提供環境,幫助他們像“海綿一樣地吸收”。
啓蒙和“提前學”最大的區別是,啓蒙的主體是孩子,我們父母提供環境,遵循孩子的節奏,沒有非要達到怎麼樣的目的。
而“提前學”的主體是課程/教材,比如,上小學前必須會寫400個字。必須學會多少英語單詞,會做100以內加減。
每個階段都有需要完成的目標,核心 是任務,不是孩子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
啓蒙需要提供的最基礎的環境:磨耳朵和空間感知能力。
語言磨耳朵,中英文的親子閱讀,童謠,動畫片等等。這些其實一點不難,本來就要給孩子互動,融在日常壓根沒有壓力。
我可以拍着胸脯說,學齡前大量的聽說浸潤,哪怕孩子沒有提前學過拼音、認字、自然拼讀、沒有背過單詞,上學後稍微瞭解一下規則,立馬就能掌握。
怎麼做,看這裡:
但很多父母的邏輯是反的,沒做磨耳朵,一到幼兒園大班甚至上小學了,惡補拼音和自然拼讀,結果父母孩子都累得半死,孩子學得還是磕磕巴巴,還要得出結論,就需要提前學。
再說說空間感知能力,從人生的第一套積木,到後面的搭建類玩具,都是在幫助孩子啓蒙今後理科學習最關鍵的空間感知能力。這個也就是多提供這類玩具,多陪着玩,就好了。
我也可以拍着胸脯說,從小空間感知能力好的孩子,長大後數學成績一定好。
舊文重溫
但這裡又有很多父母的邏輯是反的,小的時候買玩具非說,這個孩子不愛玩,就不買。到了幼小銜接和小學了,那孩子學不會不愛學,咱們又非要逼着學。那爲啥不從“玩”的時候適當多陪伴,讓孩子愛上“玩”,不是更容易嘛?
瞭解形狀↓
解構3D到2D,2D搭建到3D,也是關於立方體的關鍵。當年我自己做的一些教具,如下圖:
小D 小的時候,我很愛說“靜待花開”,但這些年我不說了,我感覺這個詞好像也被大家帶偏了。
所謂“靜待花開”還有前面半句,“默默耕耘,靜待花開”,不能把“靜待花開”變成了什麼都不做的惰性。
啓蒙,尤其學齡前啓蒙,一定要做。上面提到的兩個是最基礎的,如果還有餘力的,可以系統去了解一下啓蒙的框架。
(這個專輯裡的內容,打開可以收藏下來一篇篇看:
啓蒙最關鍵的是把土壤準備好, 孩子這個階段的海馬體還沒發育完善(大腦中負責記憶力的部分),所以“提前學”意味着, 花費額外氣力讓還沒準備好的大腦做目前不擅長的事。
但卻忽略了這個階段大腦真正擅長的窗口期: 比如孩子的具象思維、觀察力、想象力、求知慾、內驅力,良好的閱讀習慣等等。
在還沒有成績考覈,沒有KPI內卷的學齡前,按照自己和孩子的節奏一點一點去培養土壤,這絕對是收益最高的親子互動了。
02
警惕“精細化”啓蒙
說完了啓蒙要做,我要反向提醒一下,警惕過於“精細化”的啓蒙。
拿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來看,就能發現,哪怕到大學,學的都是普及型的大類,一般來說到了研究生甚至博士,纔會有很多學科的細化。
那你們說,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不到幾年的小不點,怎麼光啓蒙就那麼多專項,這件事是不是邏輯不通啊?
孩子越小,效果最好的啓蒙就是和人互動,尤其是和孩子最親的人。當然,我也不反對大家實在沒時間精力互動的話,花錢去報班。
但一個大原則,也是屢試不爽的試金石,越小的孩子報的班越該是咱們大人一眼就看的明白的班。
幼小銜接階段很多人疑惑要報思維訓練課,可以看這篇:
我反對故弄玄虛的班,什麼天賦啓蒙班,潛能開發班,我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的人都不能立馬理解這是怎麼回事,我是無法相信老師們能把小小娃教明白的。
當然,你真去深究,這些班做的事情也就是精細運動、語言表達、感官開發等,但弄了個高大上的名字,溢價就高了。
我也反對特別專項的班,什麼思維班,口才表達班(注意這裡針對的是學齡前到小學低年級)。
學齡前到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最有效的啓蒙就是全面開花,在親子閱讀中鍛鍊思維,鍛鍊表達;在表達講故事中鍛鍊思維;在聊天中鍛鍊思維;在玩積木中鍛鍊表達。
這個階段就是從0到1的過程,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哪裡有什麼內容需要精細到額外“訓練”?這種專項課,無非就是營銷概念,創造需求,讓新手父母覺得, 呀,這是我家裡忽略的,我也不懂的,那就買吧。
“精細化”啓蒙是我個人很痛恨的,這不僅僅是多花錢的事,它無端地讓很多父母產生焦慮,總覺得自己怎麼學也”不夠“。
我真心覺得,最好的啓蒙,就是要讓父母覺得,原來認真地、帶着腦子地、用心地和孩子互動,很多啓蒙就自然而然發生了。
這句話不是雞湯,但現在太多商家包括自媒體,都爲了流量和賣貨,不再說了。
03
學會獨立思考
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的,就是藉由學齡前這段時間,家長要學會認識自己,更要學會獨立思考。
這句話看似是有用的廢話,但作爲小學高年級媽媽,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能在學齡前掌握這句話,或者至少開始修煉,真的可以對抗很多很多大環境的焦慮(當然,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相信我,孩子進入托班開始,就會有各種聲音告訴你,報個這個班,買個這個玩教具,這本書特別好,要學這些東西。
哪怕你做了再多的功課,就像我還特地去學了早期兒童教育,還是會買錯,花冤枉錢。
但不要就只是停留在“及時止損”的層面上,而是嘗試去覆盤兩件事:
1.當時聽到什麼,讓我下決心下單了?
2.現在回頭看,到底哪裡買錯了?
第一個問題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瞭解自己會害怕焦慮擔心的點在哪裡。
其實家庭教育沒有絕對對錯,如果此刻我們做了這件事,哪怕我們知道對孩子沒好處(肯定沒壞處),但能讓自己的焦慮緩解,我也支持下單的。
但關鍵是,我們要有對自己的覺察:到底在爲什麼而買單,解決的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自己的心理問題。
我見過很多孩子,上了小學後,其實是揹負着父母自己的焦慮,但大部分父母卻沒有覺知,這個現象是很可怕的。
第二個問題是幫助我們獨立思考,到底什麼叫“買錯”,這個問題很關鍵。
因爲在未來孩子的求學路上,我們要面臨很多很多選擇,而一個好的決策,就是從我自己有評判“對錯”的能力開始。
就我個人而言,孩子不喜歡不代表就是買錯了,反而是沒有開放性,沒有啓蒙而是灌輸,沒有符合孩子年齡的,才叫”買錯“。
這個標準很個人,但我們需要自己去思考。一個人一旦形成了自己評判標準,就不會那麼容易被“別人說”所影響。
看似這些是講給學齡前到小學低年級父母的掏心窩,其實這三點,換個場景,換個語境,學齡後高年級父母也同樣適用。
現在總有人愛拿“教育信息差”說事,對我來說,我反而覺得,現在我們都不缺信息,相反還信息過載。
我們真正缺乏的,就是看了信息,吸收“和我相關,爲我所用”的養分,然後堅定地行動,走出一條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