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長壽:臺灣不缺批評 缺執行者

中研院國內院士第44次季會9日於中研院活動中心舉行,並邀請公益平臺基金會董事長長壽(見圖)演講「臺灣改變的支點」,嚴長壽幽默且富有深意的演說,無不讓院士們聽得津津有味。(杜宜諳攝)

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昨天上午應中研院國內院士季會邀請,以「臺灣改變的支點」爲題發表演講。他說,現在大家一天到晚批評政府,看不到希望,但臺灣不缺批評,也不缺看到問題的人,臺灣真正缺的是願意捲起袖子、貫徹執行在自己領域到成功的人。

嚴長壽5年前罹癌,割了一個腎和膽,笑稱自己現在是「無膽一腎(聖)人」,當年就想利用人生最後光陰偏鄉貢獻心力。沒想到5年過去,還有機會站在中研院講臺上演講,讓院士聽聽庶民聲音,他依舊中氣十足地想要爲國家做一點事。

談到臺灣的教育問題,嚴長壽說,他在求學時期是被放棄的學生,「什麼都好就是考試不好」。他認爲,臺灣的教育資源嚴重向都市傾斜,當雙北首長覺得英文很重要,所有的老師、學生都往臺北走,偏鄉剛萌芽的教育幼苗都被收割了,「我必須要改變,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走向偏鄉。」

嚴長壽說,當臺灣經濟開始走弱,公務員、老師、警察、軍人變成更好的保障,中等家庭追逐這些「窮小孩」的工作,現在這些工作必須有個富爸爸,支撐孩子好幾年考上公職反觀偏鄉、部落孩子都是「隔代教養」,有些根本沒法進大學。「深入偏鄉應該要傾聽觀察,而不是指手畫腳。」

嚴長壽說,臺灣的教育,在高中時期,完全沒有教學生思辨能力,只有教學生「標準答案」,臺灣的老師應該給學生很大的思辨空間家長也應該學着適時放手。

舉例,臺灣家庭晚飯後最常出現的場景,如果有一個孩子成績好,媽媽就會說:「弟弟來讀冊,姐姐洗碗。」

他指出,臺灣教育現在最缺乏三大素養:「品格素養」、「公民素養」及「文化藝術素養」,大人也要自我反省,不是給孩子「後照鏡」,要他們按照過去的路走,而是給他們「探照燈」,點亮一盞明燈,讓孩子按照天賦、創意及素養去走,才能與世界接軌。

中研院院士季會每年舉辦3次,邀請國內的院士齊聚一堂聽演講或分享近期研究。昨天嚴長壽演講,包括中研院院長翁啓惠、前院長李遠哲、副院長陳建仁與前成大校長賴明詔等人都全程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