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效法清大彈性聘僱 在野:勿淪政治酬庸
學者建議臺大效法清華大學臺北政經學院的彈性聘僱及薪資制度。圖爲2020年促轉會前主委黃煌雄(右)獲企業家捐款30億辦學,仿效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籌辦臺北政經學院(TSE),教育部長潘文忠(中)見證雙方簽訂合作協約。(本報資料照片)
臺大國際政經學院提案在昨(21)日經校務會議投票遭擱置,臺大國際企業學系專任教授陳厚銘認爲,臺灣國際政經人才匱乏,建議臺大效法清華大學臺北政經學院的彈性聘僱及薪資制度,允許聘用超過65歲的傑出國內外專業人才,擔任院長或講座教授;而外傳屆時學院審議委員將有5名政府代表,形同蔡政府卸任後的政治遺產,在野立委呼籲絕不能變爲特定人士的酬庸工具。
陳厚銘強調,肯定臺大成立國際政經學院的做法,但目前存在3大問題。首先是學程定位問題,即國際政經學院主軸究竟是培養國際政經人才,還是強調英語能力的政治經濟、財金與領導管理專業?再者是招生疑慮,建議將招生對象調整爲具有實務經驗的專業人士,而不是專注於在校大學部學生,因此應重新評估是否適宜設立學士學位學程。最後則在於彈性師資聘用問題,建議效法清大臺北政經學院的彈性聘僱及薪資制度,允許聘用超過65歲的傑出國內外專業人才,擔任院長或講座教授。
陳厚銘指出,臺大國際政經學院如何定位,以及師資與課程設計如何更完善,還有怎麼做才能避免和原有系所與資源有所衝突,恐怕都必須重新檢視,並諮詢相關經驗的國內外學者專家,再行提案,才能降低外界還有校內師生的疑慮。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國際政經學院構想不明,是否會引發政治力介入校園,也讓各界疑慮,絕不能變特定人士酬庸單位。
民衆黨立委張其祿指出,產學創新條例算是一個沙盒,是實驗性學院,但是該條例創設的學院可以拿國發基金,有高度公帑挹注,還是要被監督。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說,泰國的朱拉隆功大學已有類似的國際政經學院,而這類國際政經學院都是希望向外去發揮影響力,而國際政經學院的目的也是希望可以擴大臺大和國際有更多的合作,大家應該要往好的方面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