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美學的轉型與挑戰(藝文觀察)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張國濤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21日 第 20 版)

短劇是短篇電視劇、短篇網絡劇的統稱,具有篇幅短小、內容精煉、情節緊湊等特點,本質上還是一種傳統劇集。上世紀80年代,電視劇曾經以“短劇”爲主。90年代以來,隨着生產力提升和產業化推動,電視劇單集時長逐漸標準化(45分鐘),集數越來越多(30集至100集不等),體裁樣式也從系列劇與連續劇並存,演變成長篇連續劇的“長劇”形式。爲治理“注水劇”,2022年12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關於推動短劇創作繁榮發展的意見》,推動單集時長15—30分鐘的系列劇、集數在6集內的系列單元劇、20集內的連續劇、周播劇等多種形態的短劇繁榮發展。此後,如《新生》《邊水往事》《三大隊》《漫長的季節》等代表性短劇接連出現。

微短劇並非傳統意義的劇集。電視劇、網絡劇因播出的媒介平臺而命名,微短劇以視頻號、小程序爲播出平臺,更爲準確的名字應該叫視頻號劇、小程序劇。微短劇從短視頻衍生而來,從紀實短視頻到劇情化短視頻到精品化微短劇集是其發展路線,所以它遵從的是短視頻的生產與傳播邏輯。

人物、情節和環境,是敘事的三要素。一部劇集是否成功取決於故事、人物與技巧三個方面,即故事的吸引力、形象的魅力、敘事的張力。長篇劇集的藝術魅力更多依靠的是前兩者。在長劇時代,我們可以看到如《漢武大帝》《大秦帝國》《大明王朝1566》《康熙大帝》等歷史長劇,還可以看到《大宅門》《闖關東》《走西口》《喬家大院》等年代劇。劇集名稱往往會不約而同地出現一個“大”字,這裡主要是指“宏大”,歷史或故事異常豐富,也就是常說的“戲託人”。長篇劇集還有一種敘事是“人託戲”,如《父母愛情》《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神探狄仁傑》《大宋提刑官》等,人物形象飽滿,作品感染力來自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是演員的表演功力。

微短劇則不同,追求瞬間的情感釋放與滿足,故事本身的豐富性、演員的表演功力似乎不那麼重要,主要靠敘事技巧來製造情感價值。微短劇的衝突與高潮以秒來計,三至五分鐘之內展現四五個反轉、六七個衝突、八九個矛盾是家常便飯;情節碎片化,強調快節奏、強衝擊和多重反轉,不太重視情節的連續性和結構的起承轉合;敘事具有跳躍性,注重瞬間的情緒、感受,不看重事件之間的邏輯關聯。一般而言,微短劇的人物關係相對簡單,人物形象“扁平化”,性格層次單一,多少帶有誇張色彩。所以,典型的微短劇靠敘事技巧的營造,靠嗨點爽點的累積,讓觀衆來不及思考就被裹挾,甚至沉醉其中。微短劇更注重對觀衆情緒的體貼入微與精準拿捏。影視是造夢的藝術,微短劇編織的是從生活中脫胎出來、活靈活現的、伸手可觸摸的“白日夢”。

微短劇製作成本低、拍攝週期短、風險可管可控,在營銷上自有一套打法。與電視劇由電視臺採買、觀衆免費觀看的模式,網絡劇主要由平臺自制或採買、會員付費觀看的模式不同,微短劇平臺採用個性化推薦算法,根據用戶畫像進行精準投放。用戶的需求和心理被算法拿捏,使得微短劇變現率遠遠高於網絡視聽平臺,源源不斷的付費收入由此而來。除此之外,夾雜其中的廣告以及周邊產品開發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短劇的繁榮是敘事轉型的成效,而微短劇的出圈是技巧與算法的紅利。微短劇突顯了編劇的重要性,但高密度的技巧使用,也容易在瞬間消耗編劇的才華與想象。如何應對敘事美學的轉型及其帶來的挑戰,值得每一位影視創作者深入思考。

(作者爲中國傳媒大學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版式設計:張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