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園等:貨政報告釋放信號,央行貨幣政策相機抉擇特徵將更加突出

中新經緯2月14日電 題:貨政報告釋放信號,央行貨幣政策相機抉擇特徵將更加突出

作者 熊園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穆仁文 國盛證券宏觀分析師

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後文簡稱《報告》)。《報告》定調基本延續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12月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的表述,強調要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繼續強調要“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長期、穩增長和防風險、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關係”,進一步確認2025年貨幣寬鬆的大方向。

匯率方面,《報告》重提了“堅決對市場順週期行爲進行糾偏”,從央行1月並未實施降準操作,轉而選擇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系列舉措可以看出,穩定匯率依舊是央行貨幣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但我們傾向於認爲,穩匯率工具箱充足,包括逆週期因子、發行離岸央票等,這對降息可能並非實質約束,必要時降息可能仍是貨幣政策的優先選擇。

《報告》新增了“強化逆週期調節,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表述,這意味着央行在貨幣政策操作上,相機抉擇的特徵將更加突出。未來降準、降息的節奏與力度可能會綜合考量穩增長、穩物價、穩匯率、防風險等多重關鍵因素。

穩地產方面,《報告》新增“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盤活力度”表述,應指後續要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結構性政策工具。此外,央行還表示將“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制度”。

專欄1《進一步完善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體系》則對公開市場操作的改革方向進行了詳細闡述,明確主要政策利率,推動向價格型調控轉型。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被確定爲當前的政策利率,這一明示將淡化中期借貸便利(MLF)政策利率色彩。通過這樣的調整,能夠逐步理順從短期到長期的利率傳導關係,向市場傳遞更加清晰的利率調控目標信號。此外,央行同時創設買斷式逆回購。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期限不超過1年,這一創新彌補了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和1年期MLF之間的工具空白。以上舉措,能有效盤活債券押品,增加可交易債券規模,進一步提高流動性管理的精準性。(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謝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