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安新縣)低空經濟融合示範區空域管控場景啓動
新京報訊 據“雄安發佈”微信公衆號消息,一架無人機從遠處飛來,雖然它的雷達散射面積只有手掌大,但仍然被中國通號空管監視防護系統監測到,並描述出飛行軌跡。在發現該無人機爲“黑飛”後,系統自動啓動反制手段令其迫降……3月17日上午,雄安新區白洋澱水域上,一個關乎低空經濟安全管理的新場景呈現在大衆面前。
當天,雄安新區(安新縣)低空經濟融合示範區空域管控場景暨中國通號無人機監視防護系統在白洋澱碼頭正式啓動。這標誌着雄安新區在低空經濟領域邁出關鍵一步,也是新區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構建低空安全體系的重要實踐。
此次活動主題爲“科技護航低空安全,創新驅動區域發展”。活動現場,通號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軼軒通過場景演示,展示了系統在“空域管控”與“飛行器反制接管”中的高效表現。無人機編隊飛行中,系統實時捕捉異常目標並啓動電子圍欄,成功完成精確接管,贏得與會嘉賓高度評價。
通號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蔣靈明表示,中國通號無人機監視防護系統在雷達探測、光電識別、無線電偵測與電磁壓制技術“多源融合、冗餘互備”的基礎上,創造性實現靜電探測及反向接管“兩大突破”,其中,靜電探測技術可精準捕捉微電荷變化,實現對低慢小目標的軌跡追蹤,有效彌補雷達盲區;反向接管技術通過記錄分析無人機通信鏈路,實現對非法無人機的主動控制。
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