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香菇評鑑 年度菇王、菇後出爐
評審團就外觀、重量、厚度等6大項目,仔細評選今年的新社冬菇優劣。(王文吉攝)
評審以鼻吸三口氣評鑑,鑑別參賽菇的香氣。(王文吉攝)
參賽香菇皆採編號保密,評審及參賽者無從識別。(王文吉攝)
2017菇王由44歲菇農宋尚儒奪得,他種菇僅6年,精準控制噴水量,產量比去年增加1倍。(王文吉攝)
新社區農會舉辦第7屆香菇評鑑活動,選出今年度的菇王、菇後。(王文吉攝)
比賽現場設置臺灣菇、大陸菇比較表,教導消費者如何辨識。(王文吉攝)
臺灣菇裂紋少,菌褶偏淺黃色,含水量低,香氣較爲濃郁。(王文吉攝)
大陸菇的菇柄偏短、菇傘油亮,若是透過漁船走私來臺,容易受潮造成黴酸味。(王文吉攝)
臺中市新社區爲全臺香菇最大產地,當地15個菇類產班推薦36位優秀菇農,參與新社區農會第7屆香菇評鑑活動,上午於豐原區鎮清宮進行專家學者評比,廟前廣場擺滿特選冬菇,相當壯觀,經評審團2個半小時評分,選出今年度的菇王宋尚儒以及菇後張薰、呂姵紋。
鎮清宮廟埕一早飄散香菇濃郁香氣,新社區農會爲鑑別香菇優劣,特別禮聘產官學界專家,依外觀、重量、厚度、香氣、色澤及口感等6大項目仔細評選。因參賽香菇皆採編號保密,評審及參賽者無從識別,人人神情緊張,場外還聚集不少菇農到場觀摩,相互交流養菇技術。
經過一輪輪評鑑後,菇類產銷班第13班宋尚儒奪下「臺灣第一菇」殊榮,榮登「菇王」寶座,第二名由張薰、呂佩紋兩位女菇農獲得「菇後」肯定,季軍則是頒給王煜翔、詹鎮隆、劉進賜等3人。
「菇王」宋尚儒年44歲,他過去受僱物流公司,負責載送太空包,6年前有感於父母年事已高,纔回家承接3分地的菇寮。宋說,菇要種得好,「溫度、溼度」很重要,他精準控制噴水量,維持最適溼潤狀態,今年冬菇幸運獲得第一名,因栽種得宜,產量也比去年增加1倍。
並非人人都大豐收,菇後也是青農的呂佩紋說,今年冬菇成長期遇到乾旱少雨,加上菌種弱化,預估產量減少3成。新社區農會總幹事羅文正表示,過去每個菇包平均可採6次,逐年遞減剩3次,單位產量減產30%,幹香菇最高價每斤曾衝高到1700元,目前約落在1600元左右。
因應端午節糉料大量使用幹香菇,現場也教導消費者如何辨識、選購臺灣香菇。臺灣菇類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宗明說,大陸菇的菇柄偏短、菇傘油亮,若是透過漁船走私來臺,容易受潮造成黴酸味,至於臺灣菇則是裂紋少,菌褶偏淺黃色,含水量低,香氣較爲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