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展示中國技能力量——5名“00後”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選手共話技能報國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題:向世界展示中國技能力量——5名“00後”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選手共話技能報國
新華社記者黃垚、姜琳
“在全國還有千千萬萬像我這樣的青年技能人才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這是我們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最好時代。”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金牌選手龍偉傑,向大家講述自己憑藉精湛技藝續寫我國在該項目“五連冠”的故事。
16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外記者見面會上,5名在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獲得金牌的“00後”選手代表,帶來了各自崗位成才、不懈追夢的故事,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回顧世界技能大賽參賽過程,龍偉傑感慨萬千。“賽場上允許的誤差範圍是0.02毫米,這差不多是一根頭髮絲直徑的四分之一。”他說,爲了既快速又精準地完成任務,他每天待在車間,面對機牀日復一日重複操作。成爲金牌選手後,他爲一些企業開展技能培訓服務,幫助他們對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和工藝創新。
當下,數字化時代對信息產業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天津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學生李宏宇用精湛的技術助力時代進步,也用技能點亮自己的人生。這名獲得信息網絡佈線項目金牌的選手,熱愛鑽研、直面困難,將企業運營、大國重器運轉背後的網絡高效串聯。他希望苦練內功、不斷精進技藝的年輕人,爲行業注入更多新生力量。
“這個項目是辛苦與甜蜜並存的。”獲得糖藝/西點製作項目金牌的選手劉欣茹說,這樣一個既好吃又好看的項目其實充滿了對精湛技藝的挑戰。在平時訓練過程中,糖的溫度要達到八九十攝氏度,戴着硅膠手套也會經常被燙出泡,常常一個泡剛好另一個又出來了。在她眼裡,強大的熱愛可以抵擋一切困難。畢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珠寶加工項目金牌選手張宇鵬,爲我國實現了該項目金牌零的突破。在這個項目中,參賽者需要純手工製作出誤差在1毫米以內的首飾作品,背後靠的是長時間的技能和經驗累積。“未來我將傳承中國非遺文化。”張宇鵬說,他將把所學的技能和花絲鑲嵌技藝相結合並創新,實現“古和今的結合”,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遞下去。
“在生產方面,我們利用這項技能來保障產品的質量和生產安全;在生活方面,我們藉助精密儀器來檢測產品質量……”化學實驗室技術項目金牌選手魯靜怡和大家分享了化學實驗技術如何服務於日常生活生產。同時,她作爲2025年至2026年世界技能冠軍聯絡小組的成員之一,有了更多目標——希望藉助這個平臺,讓更多人瞭解新時代中國技能青年追求卓越的風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