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金融監管體系改革提速 助力服務質效提升
黃盛
人民網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黃盛 實習生張欣怡)縣域金融監管正迎來新局面。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190個縣域派出機構掛牌,“縣支行”變爲“營業管理部”。至此,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省級分行—市級分行”三層架構正式建立。
2023年3月,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宣佈啓動新一輪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後,隨後發佈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進一步提出了細化要求。按照規劃,撤銷中國人民銀行大區分行及分行營業管理部、總行直屬營業管理部和省會城市中心支行,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省級分行,設立5個單列市分行,同時不再保留人民銀行縣(市)支行,相關職能上收至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
業內人士認爲,縣域金融監管將呈現出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縣域支局監管與人民銀行縣域機構監管協同的新的監管運行模式,在金融監管上實現了行動、力量的高度集中與統一,一切金融活動也將全部納入有效的金融監管範圍,各種社會金融亂象將得到更加有效的遏制。
提及縣域金融監管體系改革的出發點,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向人民網記者表示,縣域金融監管體系改革是國家金融監管體系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更好適應金融發展新階段的要求,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廣大人民羣衆的定位。
縣域金融監管體系改革,意在增強金融服務的多樣性、普惠性、可及性。
趙錫軍認爲,縣域金融服務的政治性、人民性和專業性缺一不可。當前,數字技術的革新是金融機構提供普惠服務的重要抓手,大型銀行通過普惠金融部和“三農”事業部,利用網絡和非物理手段服務農村和縣域經濟;中小銀行尤其是農村信用社等通過深耕當地市場和應用新技術,爲傳統物理網點難以覆蓋的客戶提供服務。技術革新拓展了金融機構服務範圍,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對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金融監管機構改革能更好適應經濟結構變化和科技進步,特別是縣域經濟和金融科技的發展。
此外,縣域金融監管機構更貼近基層,能夠更早地發現金融風險的苗頭,及時採取措施進行干預,從而在風險尚未擴散之前將其控制或消除。這種“前哨”作用對於維護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至關重要。
也有專家認爲,縣域金融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將有利於進一步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發揮好金融監管“前哨”作用,助力縣域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金融監管體系的完善和監管效能的提高,可以爲整個金融行業的穩健發展奠定更爲堅實的基礎。
趙錫軍告訴記者,縣域金融監管部門的職責在於監督地方金融機構的風險指標和經營狀況,對風險事件時及時處理,並積極與涉及地方相關部門、經濟單位、股東展開溝通。同時,在涉及跨地區債權債務問題或大型機構分支機構出現問題時,地方監管機構需與其他區域監管機構進行聯合監管或執法。
對於下一階段縣域金融監管,中國人民銀行表示,縣域派出機構將實施好轄區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管理,做好人民幣發行、流通管理,經理國庫,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跨境人民幣和外匯管理等各項工作,全力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