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屯區人行道難走 爭拓寬整平
臺中市議員黃馨慧(右四)與立委廖偉翔(右一)會勘西屯區多處人行道路面不平、淨寬不足等問題,盼爭取中央經費改善。(黃馨慧提供/林欣儀臺中傳真)
行人安全的議題近來掀起討論,而人行道是否便民與安全也是一大問題。臺中市議員黃馨慧指出,西屯區號稱「臺中蛋黃」區域,多處人行道卻分別有寬度不足、地面凹凸不平或無障礙坡道設計不良等情況,讓行人難「行」,她與立委廖偉翔邀集相關單位會勘,爭取改善經費。
臺中市建設局指出,市府今年爭取「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劃」第一波提案,獲內政部覈定24案,覈定金額達5億4632萬元,將推動人行道拓寬、設置無障礙斜坡道、轉角路口行人空間加大及增加照明等工程,改善人行環境。
黃馨慧表示,臺中市西屯區人口多,七期更是精華區,且有2間百貨公司,假日人潮相當多,但鄰近的惠來路、弘孝路人行道因道路中央設置電箱成爲民衆通行障礙,且人行道上植栽樹根部隆起導致面路凹凸不平、無障礙坡度設計不良等情況,粗估改善經費約需8000萬元。
同樣位於西屯的朝貴路及潮洋溪河岸人行道屬於舊七期,該處人行道狹隘難行,再加上早期栽種許多路樹,淨寬不到90公分,粗估改善經費約需5000萬元;福林路雙側人行道也是路面凹凸,更有私設斜坡違規使用及路面破損的情況,改善工程經費需375萬元。
黃馨慧強調,除了人行道設施不完善,更有地方連人行道都沒有,西屯區「逢甲一號橋」位於該區繁華地段,興建已超過20年,當初卻未設置行人通行空間,導致學童上下學幾乎穿梭車陣中,險象環生,粗估改善經費需1800萬元。
國土署中區基礎工程分署副分署長黃永興表示,基於提升人行安全,考量逢甲一號橋可增設人行橋,將於審議時再瞭解細部情況;福林路部分拓寬可併入臺灣大道T字路口及停車等問題一併規畫;惠來、弘孝路可將路口行穿線、路邊停車格納入整體規畫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