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無障愛·無障AI”組合集合融合寫在構建科技賦能、溫暖共生的美好未來——寫在擁抱科技助殘論壇精彩之時

2025年,比自然界的春天來得更早、更迅疾、更熱烈的是科技的春天。從震撼人心的無障礙春晚,到兩會代表關注熱議的科技助殘,再到倍受期待的2025中關村科技論壇首次增添了令人期待的科技助殘論壇,每一步的推進和延伸,每一節的成就和驚豔,都讓我們感受到“無障礙•無障愛•無障AI“組合集合融合所凸顯的豐厚成就,所展示的創業創新創造的奮鬥精神,由此震撼出的時代佳音,頻頻感受到科技助殘、科技賦能的滾滾春潮,正向我們撲面而來。

科技賦能,推動無障礙事業的全新變革

當今世界,“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科技與人文關愛交織碰撞出的火花,綻放最耀眼的光芒,奏響時代和社會進步的最動聽、最妙靈的樂章。

2025年新春開泰的無障礙春晚,令人難忘。首次推出的視障版和聽障版轉播,運用AR虛擬技術、AI語音技術等前沿科技,爲視障人士打造出 “聽” 見舞臺的奇妙體驗,爲聽障人士呈現出 “看” 懂春晚的精彩視角。這不僅是一場藝術的呈現,更是科技與人文的完美交融;不僅是一場普通的文化傳播,更是科技助殘在文化領域的一次別樣的成功實踐。

無障礙春晚的人文價值就在於,打破殘障羣體與健全人羣在文化欣賞上的隔閡,讓殘障羣體在闔家團圓的時刻,與健全人羣一同沉浸在歡樂的節日氛圍中,感受到社會一視同仁的尊重與關愛,讓春晚真正成爲全民共享的文化大餐,彰顯“人民的春晚”的深刻理念,呈現科技在滿足特殊羣體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巨大潛力。爲此,筆者曾以“無障礙春晚 人人享有無障礙人權”爲題撰文,闡釋科技與人文融合所突出的“高度、深度、溫度和力度”。正是因爲有了科技的力量、助殘的偉力,方使殘障羣體多年的夢幻,順勢成爲現實真實的場景。

全國兩會代表們的熱議以及媒體的持續升溫猶如一把把鑰匙,開啓科技助殘的話題閘門。一方面,通過加大科研投入,鼓勵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攻關,有望突破助殘領域關鍵技術瓶頸,研發出更多智能化、個性化的輔助智能產品,如智能假肢、康復機器人、腦機接口等,提升殘障羣體的生活質量與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搭建成果推廣平臺,讓先進的助殘科創技術與智慧產品能夠更快、更廣泛地惠及殘障和老齡羣體,助力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加強助殘科技成果信息收集與發佈。提供助殘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信息發佈、查詢、篩選等公益服務。建立科技助殘成果體驗應用場所,實現科技助殘成果展示、體驗、應用、服務等功能。在國家層面統籌佈局國家科技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納入‘十五五’科技規劃全面統籌,系統推進助殘科技創新,進一步加大對助殘科技研發應用的扶持力度,支持設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助殘重點專項。” 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助殘志願者協會會長呂世明在爲中國殘聯全面佈局、系統動員、統籌推進全方位系統性科技助殘代言所描繪出的願景圖。

而2025中關村論壇舉辦科技助殘平行論壇,更是一次理念與行動的碰撞。匯聚產學研各界精英,圍繞科技創新如何賦能殘障人士生活品質提升展開深入探討,站在更高的科技前沿與產業視角,爲科技助殘搭建一個更爲廣闊的交流合作平臺。從智能輔助器具的研發到信息無障礙技術的創新,從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新理念到科技助殘產業的發展趨勢,聚焦於解決殘障羣體面臨的實際問題,推動科技成果在助殘領域的轉化與應用,共同探索科技助殘的新模式、新路徑,爲科技助殘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殘障羣體因科技賦能而改變命運,讓“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精神”,與科技力量相互交織,引領人類在挑戰未知、突破侷限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融暖共生:探索無障礙事業的進階發展之路

今年的兩會間,全國人大代表呂世明多次對媒體暢言:在時代發展、科技騰飛的今天,無障礙理念的變遷見證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從最初單純解決殘障羣體出行、生活不便的“無障礙通用設計”,到飽含人文關懷的“無障愛人文環境”,再到如今“無障AI人工智能”,這並非簡單的線性迭代,而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的組合集合與融合,也重塑着無障礙事業發展的未來。呂世明描述着一幅變遷與昇華的無障礙圖譜:“往昔深耕的無障礙到如今激情的無障愛再昇華爲正在擁抱的精彩無障Ai,就是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發展軌跡和歷史進程,恰是人類史冊演奏的璀璨樂章。”

——無障礙,是與時俱進的大愛追尋。無障礙,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常做常新的大夢。它發起於物質層面的暢通暢行,落腳於基礎設施的建設,讓殘障人士出行不再舉步維艱,能夠相對自由地穿梭於城市之中。隨着時代的進步,無障礙的範疇延伸至信息領域,字幕語音轉換、手語翻譯、無障礙格式文檔、電影等,打破了聽障和視障羣體獲取信息的壁壘,使他們得以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享受知識與文化帶來的滋養。無論社會怎樣發展,物理層面與信息層面的無障礙環境建設,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是更要加強。追求高標準、高品質、全方位、全鏈條、全閉環的無障礙社會大環境建設,始終是人們的所求所望,這是爲殘障羣體融入社會所奠定的物質與信息基礎,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首要條件,是夢想與追求的基石,無障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永遠在路上。

——“無障愛”,是環境與心靈的滋養互生。然而,單純的物質和信息無障礙只是起點,“無障愛”則是更高層次的追求。“無障愛”意味着全社會從內心深處接納、尊重殘障羣體,給予他們無條件的關愛與支持。這種愛體現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人們平視的目光,則是對殘障人士莫大的理解、包容與幫助;在普惠加個性化的教育和就業中,他們的潛力得以挖掘,他們的心靈得以成長,社會的偏見得以摒棄,平等的機會得以顯現,自身能力和價值得以實現。“無障愛”的應運而生,它強調給予殘障羣體平等的尊重、理解與支持,致力於消除社會對他們的偏見與歧視。這種理念的轉變,從單純的硬件設施建設,延伸到了社會文化和心理層面,倡導所有人在各個領域平等參與、共享成果。因此,“無障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人文關愛,是殘障羣體能感受到的特殊溫暖與極度尊重。在“無障愛”的氛圍中,殘障羣體不再是弱勢羣體,而是社會發展的積極參與者,他們的聲音被聽見,他們的需求被重視,他們與健全人共同譜寫着社會進步的華美樂章。

——“無障AI”,是科技與人文的融伴同行。進入新時代,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與人工智能發展,這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創造美好生活具有關鍵作用。中國式現代化不是少數人的現代化,而是涵蓋每一個人的全面發展,人工智能科技的融入,正爲這一偉大征程注入強勁的新動力,勾勒出一幅全民共享的美好藍圖。

如今,我們又恰逢機遇站在“無障AI” 時代的門檻上,AI技術爲實現更加全面、深入的“無障礙”與“無障•愛”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當AI技術帶來的人工智能融入無障礙領域,一場意義深遠的變革就此開啓。如:在出行方面,智能輪椅藉助AI技術,能夠自動識別路況、避開障礙物,甚至實現自主導航,讓肢體殘障人士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智能導盲設備利用AI圖像識別和語音提示功能,幫助視障人士精準地感知周圍環境,獨自出行不再是難題。在溝通交流領域,AI驅動的實時手語翻譯系統和語音轉文字、文字轉語音工具,打破了聽障與健聽、視障與明眼人之間的溝通障礙,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暢所欲言。在教育與就業領域,AI的應用更能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通過AI個性化學習系統,殘障學生能夠獲得定製化的學習路徑,提高學習效率;AI輔助就業平臺則根據殘障人士的身體狀況和技能特長,爲他們精準匹配工作崗位,幫助他們融入職場。

“如果說無障礙是鋪路前卒和開路先鋒,無障AI則是跨越障礙的神靈器和逾越障礙的飛行船,它可以實現突破任何障礙或消除以其他方式無法完成的超越能量和卓越價值”呂世明所言道。

由此可見,從“無障礙”到“無障愛”,再到“無障AI”時代,不是簡單的迭代概念,而是一個不斷演進、不斷創新、不斷昇華、不斷賦能、不斷強能的過程;更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鑑互惠互進”的相融相匯、不離不棄、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全生命週期過程。

融合發展,繪就每一個人的中國式現代化新圖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人工智能同社會治理的結合,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在社會治理領域,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正營造更加和諧有序的生活環境,守護每一個人的幸福生活。

“無障AI”時代的到來,不僅是科技的勝利,更是人文精神的昇華。它將“無障礙”與“無障•愛”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包容、和諧、美好的未來。在這個時代,科技不再僅僅是一種工具,而是傳遞愛與關懷的橋樑,它跨越了殘障與健全之間的界限,讓每個人都能在同一片藍天下自由翱翔。

迎着明媚的陽光,依戀不捨剛剛精彩演繹的科技助殘論壇,呂世明難以平息激動的心境,訴說着:“這場首創的科技盛宴,遠遠超越了預期,推進殘疾人事業一下子跨越了一個歷史階段,令人期待的卓越。多代人的努力促使夢想實現,新時代必然改寫殘疾的概念和認知。往昔的殘廢早已經消失,如今的殘疾有望也不再存在。人類的變革就是造福!這次論壇的價值從預防殘疾到治療康復再昇華爲生命的重建,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系統構建願景也會早日實現!正是對無障AI最好的最優雅的詮釋!”

呂世明暢想:“依靠新質生產力,無障礙環境建設也迎來了科技智能創新的新賽道,形成新業態,成爲新增點,發展新格局。未來的物理空間無障礙,會因“無障AI”而做得更科學、更標準、更規範、更節省人力和物力,讓輪椅者“飛毛腿”的夢,在未來的時空中綻放。信息無障礙因爲人工智能的助力,更精準、更精細、更實用、更有效,讓聽障者“順風耳”視障者“千里眼”賦能人類,從此再無聽障和視障的侷限。這就是未來的無障礙不僅賦能於人類,而且也同樣賦能於科技,讓人工智能成爲人類相伴同行的夥伴,爲人類着想、爲人類服務、爲人類造福、與人類共同發展”。

“無障礙•無障愛•無障AI“組合集合融合,是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點亮的科技光芒,照亮每一個角落;是人工智能科技的快速發展,爲這一征程帶來的無限可能與機遇。新時代緊緊抓住“無障AI”技術帶來的機遇,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優勢,讓每一個人都能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與成功,書寫屬於全體人民的時代華章。

來源:中國助殘志願者協會

編輯: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