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結合殺蟲劑 根除虎頭蜂巢

十一月十三日聯合報報導,桃園義消於民宅捕虎頭蜂,遭蜂羣攻擊身亡的不幸事件。無獨有偶,今年八月也有立委助理被虎頭蜂螫死,這些讓人聞之色變的蜂螫事件每年不斷重演,顯示捕捉政策與方法仍有諸多問題,或有必要改弦更張,同時優化與精進捕捉方法。

政府推動捕蜂捉蛇政策近二十年了,且每年編列上億元預算執行。經統計,消防人員在九十六至一○六年間進行捕蜂任務,導致十七件捕蜂人員遭虎頭蜂螫咬後死亡或受傷,也有多起火燒屋事件。爲確保專業捕捉,於一○七年將捕捉蜂蛇業務迴歸林政保育單位,但每年仍發生十餘起遭虎頭蜂螫咬案件,且平均有三人或三人以上死亡。

首先,談到現行捕捉虎頭蜂方式,都是由捕蜂人到現場直接移除蜂巢,甚而有采用火攻方法。在先進文明國家已不採用此種人身直接採摘的不安全方式,而更重視執行任務人員的人身安全,因而發展出多元有效且安全的捕蜂方式。此外,根據統計每年有一萬五千件以上通報捕蜂案件,但實則多數並非對人體有危害風險的虎頭蜂巢,而是螞蟻巢或角蜂的蜂巢,政策的美意是爲民除害,但執行成果卻是濫殺無辜、破壞生態與天敵的做法。

令人遺憾的是,過去虎頭蜂螫死人的事件,政府單位發佈多種錯誤的保護訊息或措施,包括「不能攜帶和使用殺蟲劑」或「鼓勵登山攜帶化學防蚊液(忌避劑)」。目前國際期刊與筆者的研究測試發現,撲滅虎頭蜂或其蜂巢的最佳可行方式就是使用殺蟲劑,因而美國環保署已覈准琳瑯滿目的撲滅虎頭蜂的殺蟲劑,同時也是先進國家目前推行現場摧毀或立即撲滅的好方法,這也是確保人身安全的最佳方法。此外,目前國內並未登記有對虎頭蜂有預防效能的防蚊液(忌避劑)。國內已覈准上市的化學防蚊液,是對以頭部口器叮咬的害蟲有效,例如小黑蚊、蚊子與臭蟲等,但對以腹部螫針螫咬的虎頭蜂和紅火蟻,預防螫咬效果有限,尤其是對傾巢而出的蜂羣攻擊時完全無法達到預防效果。

由桃園義消遭蜂螫而身亡事件可知,虎頭蜂的危害已由山區環境轉進都會或鄉村民宅。建議主政機關應優化捕蜂方法,可以無人機科技結合撲滅虎頭蜂的殺蟲劑根除蜂巢;此外,將每年捕捉虎頭蜂地點的資料轉化爲有效資訊,即將每年捕蜂發現的地點進行勘察後,在高風險地區立即設置警告或告示牌,提醒登山者並確保其人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