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疫情還是穩經濟 中共中央的難題

(觀察者網)

中國大陸第1季GDP成長率僅4.8%,這是「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中國經濟發展不振的警訊。我們可以理解「動態清零」除了防疫因素,還有中共二十大前夕維穩的政治因素,更可能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東西模式」的制度與意識形態之爭。然而穩疫情同時如何穩經濟?依然是中共中央爭辯中的課題。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斷提升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水準,快速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換言之,習近平的政策思考強調,「中國模式」的防疫政策相較於「西方模式」,應體現防疫與經濟成長可以兼顧,中共二十大前夕,中國要向國際社會展現蘊含「四個自信」的「中國模式」具有治理上的優越性。

但從上海的經濟表現觀之,上海今年第1季GDP增幅只有3.1%,成長低於全國平均;與去年同期17.6%GDP成長率相較更衰退8成以上,跌幅亦是高於全國平均。若上海第2季GDP增幅仍受到「動態清零」政策影響,那麼今年3月「全國兩會」時所訂下經濟年增率5.5%目標將面臨更大挑戰。「動態清零」和「穩增長」之間如何平衡其實是中南海爭論中的難題。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文件中,罕見地不引用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而是改以「會議指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隱然透露「經濟政策」和「清零政策」在中南海內部存有爭論。雖然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文件依然用「會議強調」:要「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決同一切歪曲、懷疑、否定我國防疫方針政策的言行作鬥爭」形塑全黨團結在習核心領導下的共識氛圍。但3月以來蘇州、上海、北京的淨零封控,停工停產對經濟成長造成的隱憂,恐會在堅持動態清零的政策下越滾越大。

首先,全球產業供應鏈恐加速洗牌。上海塞港現象惡化,裝卸貨效率大幅降低,引發其他港口與陸上物流系統混亂的骨牌效應;中國海關4月出口年增率是2020年以來新低即明證。全球需求減弱和「毀單」現象或許是因素之一,但中國大陸境內生產供應不穩和塞港,更推升了供應鏈「斷鏈」風險。若中國大陸因疫情反覆封控,那麼外資和臺商都可能被迫調整產線佈局,未來縱使全球消費市場漸次復甦,中國的出口量能恐怕也元氣大傷。

再者,中國大陸內需消費衰退恐衝擊民生與就業。從臺灣的經驗我們很容易理解,內需消費萎縮,連帶地將導致企業獲利下降,就業機會減少,受薪階級不敢消費的惡性循環。中國大陸3月消費品零售總額去年同期減少了3.5%,第1季規模以上企業利潤較上一季下降3.8%,爲此有20個省及下轄縣市發放消費券來「穩消費」;然而更大的挑戰將在今年暑期發生,中國史上最高的1076萬應屆高校生畢業潮將至,如何「穩就業」、「保民生」將是中共中央的重大課題。

動態清零和經濟發展是否能夠兼顧,需要時間觀察才能定論。動態清零是不是科學的好辦法,交給專家來評斷更爲適合。單從中國大陸全境單日確診人數觀之,從 4月29日的2萬8853例下降到5月5日的1萬2939例,看似表現不錯。然而曾經高度肯定中國防疫成績的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卻在近期表示「清零防疫政策是不可持續的」。換言之,譚德塞已經預見了疫情勢將反覆出現,當人類終究得和病毒共存時,動態清零所追求的「以最低的社會成本,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是否依然「低成本、短時間」?中國社會是否還經得起反覆清零?中國模式的「清零防疫」是否可持續?

(作者爲海基會前董事長、臺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