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鈞:寫作是一種癢、一種癮 嘗秘密的甘甜
作家王鼎鈞說,寫作是一種癢,手癢,心癢;寫作是一種癮,像煙癮酒癮。寫作是朝思暮想,千迴百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記者何振忠/攝影)
問:您出版著作逾40種,文類甚多,人生三書及回憶四書俱爲代表,有評論稱您爲一代中國人的眼睛,自是經過顛沛流離、故鄉他鄉,透過作家之眼爲時代見證,留下豐美作品。您數十年筆耕,真的沒有經歷過所謂作家的瓶頸嗎?
答:不瞞您說,最初,我是拿寫作當做一門手藝來學習的。寫作是由「內在的構意」到「外在的構詞」,需要使用一種工具,就是語言文字,如何使用工具要經過學習,「辭達而已矣」,我的瞭解就是你完全掌握這種工具了,完全發揮工具的性能了,把「構意」和「構詞」之間的高牆拆除了,我在學習中愛上了咱們的文字。
中國文字是那麼可愛,字形可愛,字音可愛,字義可愛。寫作是文字的排列組合,中國字號稱方塊字,使用起來靈活方便,字靠着字、字連着字、字疊着字愛得你要死。每個字是一個精靈,一道符咒,排列組合的變化無窮無盡,使你上癮,使你成癖,使你貪得無厭,你把心一橫:我就這樣了此一生罷!如此這般,做成一個貫徹始終的作家。
前賢說每個方塊字像一塊磚,可以築成宮殿,作家像一個建築師。我說每一個方塊字像一幅圖畫,可以連成大地山河,作家像一個畫家或者電影導演。方塊字除了一字一形,還有一字一音,這一個字像一個音符,作家寫作的時候像一個音樂家,他排列聲音。中國字有四聲,有輕聲變調兒化韻,聲音有輕重長短高低強弱,變化也是不可勝計。作家使字音彰顯字義,字義強化字音,兩者相得益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內心自有一種秘密的甘甜。「甘」是美感,「甜」是快感,所謂得失寸心知,就是暗自回味這種甘甜,甜到心裡,甜到夢裡,你樂不思蜀,樂此不疲,這才做成了一個作家。
我常常勸寫文章的朋友,文章不能逢年過節寫一篇,不能兒娶女嫁寫一篇,不能等到日食月食寫一篇。寫作不是你長週末去釣了一條魚,不是百貨公司大減價去買了個皮包,寫作是你兼了個差,天天要簽到值班,寫作是你養了個寵物,隨時想抱一抱,摸一下,看一眼,爲了它早回家,晚睡覺。寫作是一種癢,手癢,心癢,寫作是一種癮,就像煙癮酒癮。寫作是朝思暮想,千迴百轉,才下眉頭,又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