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小哥的私家動物園成了千萬網友的白月光,中國動物園:我們也不差!
有沒有想過,如果有機會讓你繼承一座動物園,那生活得有多幸福啊!
而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Kody Antle就用自家動物園的日常生活,向動物愛好者們炫了好大一波“富”。
Kody Antle的父親是一名志願獸醫,他親手設立了一家野生動物保護園「T.I.G.E.R.S.」,積極參與拯救極度瀕危和珍稀物種。
Kody從小就與父親的團隊一起保護野生動物,老虎、黑猩猩都是他同住一屋的“室友”,長大後他也很自然地成爲了動物園的主理人。
“人類不是動物的主人,比起管理他們,我更喜歡和他們交流玩耍,我們像朋友,像家人,在我們之間,沒有物種的差別。”——Kody
其實追溯過往,我們也可以看到動保者對於野生動物保護方式的探索。
1906年生於印度的喬治亞當森,在非洲大草原不堪目睹狩獵的殘忍,動保意識覺醒。
他設立了獅子保護區,避免盜獵者對其的傷害。但是他的目的不是爲了把它們變成寵物,而是教會他們如何在野外生存。
一代又一代的動保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展示,自然與人類和諧共生不再是個夢想。
而到了現在,野生動物保護的形式變得更多樣化了,除了國外有KODY家這種願意爲動物探索新生存方式的動物園,在海拔2300米青藏高原上,我們國家的西寧野生動物園用愛心結合科技,爲動物建立了“生命流動站“。
西野幾乎是全中國擁有最多珍稀動物的動物園,很多高原特有的野生動物,雪豹、兔猻、荒漠貓、藏野驢、高原胡兀鷲、白脣鹿等等都在裡面快樂蹦躂。
所以,西野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
不同於傳統動物園,“西野模式”堅持以救助野生動物爲核心,盡力保持每一個野生動物的自然行爲。
而一直關注野保領域的導演陸川也看到了西寧野生動物園,時隔20年後再次走進高原,用鏡頭捕捉這些珍稀的野生動物和它們“最親密的人”——動物保護工作者們的故事。
20年前,陸川劇組在可可西里無人區度過了120多天的拍攝生活,以求真實再現藏羚羊的悲慘遭遇和用身體抵擋獵殺的巡山隊員。20年後,陸川團隊花了一年時間拍攝製作的紀錄片《西野》昨天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進行了首映,陸川對畫面和情感的剋制與細膩處理,讓我們看到了西寧野生動物園最鮮活、最真實,也是最動人的西野故事。
園裡有位“明星隊長”趙隊長,他的光環可不僅僅在顏值上。
而是在他手裡,曾經有無數萌物得以重生。
這隻蹦蹦跳跳的小羊的名字叫“索南“,是趙隊長和大家一起奶大的。
因爲它的媽媽在生病後被送到園裡,做檢查時卻已經是孕後期了,
幸好堅強的牛媽媽還是順利誕下了小犛牛,儘管經過盡力治療後牛媽媽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早產的小犛牛就是它所延續的新希望。
趙隊長跟隊員們按照犛牛寶寶的習性衝好奶粉,堅持每晚起夜餵它,它才漸漸從平地都無法站穩的模樣,變成現在活潑,粘人的小可愛。
於是大家給它起了“索南“這個名字,這在藏語是遇見美好祝願的意思。
除了每天都在遇見,他們也同時在面對離別。
在野外受傷的動物們,在西野得到救助和治療後,無法迴歸野外的動物,西野是是它們的避風港。而經過專業評估,具有迴歸野外生活能力的動物,都會被重新放歸野外。
稍顯暴躁的荒漠貓 “黃太急”已經4歲了,按理說這麼大的動物是不會留園的,但它卻偏偏遭受了捕獸夾的侵害,只能在園內治療一段時間。
它在體重上來說還有些偏瘦,但已經達到了健康放歸的標準,於是園內爲它定製了監測頸圈戴上,再送到郊外。
經過貼心照護的黃太急,四肢已經恢復靈活,籠子打開的一瞬間,跑出了攝像頭都無法記錄清晰的矯健高速。
讓珍稀動物在一定監測下獲得自由,不僅能持續更新動物本身的狀態,還能對整個地區種羣保護產生切實的作用。這種區別的其他動物園的運營方式,讓西野動物園的救助性質有了具象化的體現。
除了短暫留宿的荒漠貓,經過長期住院的雪豹“凌志”,從聯想的雪豹行爲AI識別分析系統上看到,已經適合回到放歸了,大家決定今天就是它迴歸自然的“大日子”。
漫天的風雪固然凍人,但當鐵籠子打開,凌志還是咻地一聲鑽進了雪地裡。
突然,它回頭一看,看着熟悉的大家似乎有些不捨。
直到園長大聲喊道:“別等啦,今天沒有羊腿了。”
凌志抖擻精神,離開了所有人的視線。雖然離別是傷感的,但西野的大家都帶着笑容,因爲只有野外,纔是動物們真正的歸宿,纔是真正能讓它們快樂的家。
這一幕也觸動了在首映現場的未盡研究創辦人周健工:“雪豹從籠子裡出來的一瞬間,我既爲它感到高興,又爲它感到揪心。這片領地其實屬於野生動物的,是人類侵犯了他們,才造成了他們種種的麻煩,他們在自然界的生生死死是一個地球賦予它們生命的尊嚴和生命的經歷。”
這次《西野》紀錄片,陸川用影像留下的是動物們被拯救的暖心畫面,從20年前的虐殺到現在的放生,普羅大衆的觀念有了很大改變,而動保者作出的努力也逐漸取得明朗的成果,西野動物園就是最好的見證。
西野動物園能成爲“生命流動站“,除了靠動保者的愛心與守護,還有賴於科技的發展。
早前,聯想集團就園內合作,以“AI for All“的理念和科技實力助力“西野模式”的進一步拓展,圍繞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科研、科普等工作,和西野一起建設了“青藏高原AI第一園”。“我父親就是獸醫,他們很多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方法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不能再用了。”身處第一線的趙隊長對技術的賦能是最先認知到的。
像雪豹這種高原大貓,數量珍稀又救護困難,精準觀測每一隻雪豹的狀態都是非常重要的。雪豹行爲AI識別與分析系統通過聯想集團的 AI分析技術,對雪豹繁育、日常監測和習性研究提供幫助,最後再顯示給相關人員,方便飼養員進行培育,這個系統是青藏高原地區的第一個。“聯想的AI技術能幫我清楚地瞭解到這隻雪豹今天它的活動量多少、它的休息時間多少、呼吸變化又是如何。”
園內還配備了聯想野生動物保護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解決方案——整個方案包括了智能繁育系統,溫溼度傳感控制器;極端天氣情況下的智能警報通知;還有數字化醫療系統、電子檔案管理平臺的智能醫療護理。
除了園內,園外的動物也未被忽視,園區有相關數據中心,配了電子化日常檢查。這樣野生動物都擁有了全生命週期個體電子記錄,同時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科學研究也得到了參考。
從AI賦能“西野模式”智慧升級,到以AI助力“西野模式”公衆科普,聯想集團AI技術爲高原生靈保護工作帶來的積極變化也都在西野中進行了生動的展現。
正是通過這個計劃,作爲記錄方的導演陸川團隊在拍攝中親眼目睹小犛牛索南,雪豹凌志等等不同的動物,在AI的幫助下恢復健康重啓動生,整個團隊都激動萬分。
AI除了在系統管理下能對不同產業達成正面影響,還能延伸出更具創造能力的輔助功能。例如在此次記錄片的製作過程中,聯想的AI PC也在影片的後期階段,被製作團隊運用於多種模型進行輔助創作,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讓這段珍貴的影像能更快地公諸世人。這一點在《西野》上影節首映後的AI PC賦能創作者經濟研討會上也得到了體現,陸川認爲AI PC已經是一個不可避免要去討論的事情,“它已經要全面地進入創意中,《749局》和《西野》的後期,我們都在使用聯想AI PC。我覺得很榮幸能夠參與到這樣一次技術革新,我太飢渴地想知道里面發生了什麼。”
聯想AI PC配備了個性化的AI Agent智能體——聯想小天,能與用戶自然交互,能真正理解用戶的自然語言和意圖,擅長學習。過去,傳統PC更多是“生產力工具”,如今AI PC將成爲你的“創意夥伴”!各平臺的UP主、創意工作者能夠通過AI PC實現視頻、音樂、圖文生成立體賦能,助力使用者成爲創作與創作能力得到增強的超級個體,將想象力更容易地轉變成現實。“這樣的技術其實是一個普惠性的AI,”聯想智能設備集團消費業務產品規劃總經理何川也強調了AI PC對於創作者賦能,“以前必須由專業人士才能進行的操作,有可能尋常百姓也能同樣處理,像現在抖音或其他社交平臺上的很多個人客戶都可以通過聯想AI PC更快更好的做內容創作。”
“真的希望科技能夠更好地助力到人和自然關係的修復,我想這個纔是這個世界的正向循環的一部分。”就像IT產業知名研究分析人胡延平所說,AI作爲一項科技新技術,如果能融合貫通人與工作、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關係,那麼未來將會有更多生命因此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