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公募基金向新而行

近日,證監會首席風險官、發行司司長嚴伯進表示,資本市場立足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點,將緊緊抓住服務新質生產力這個着力點,進一步固本強基、提質增效。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與間接融資相比,由資本市場主導的直接融資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風險偏好更加契合,而公募基金是資本市場重要的價值發現者與市場參與者,可在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要當好“耐心資本”。新質生產力具有投入大、週期長、不確定性高等特點,越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就越要培育壯大“耐心資本”。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加快完善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爲中長期資金入市創造了良好基礎。中央金融辦、證監會此前聯合印發的《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作爲機構投資者,基金管理人應堅持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通過提升投資研究能力、建立健全長期考覈機制,弱化短期業績考覈比重等方式,爲新質生產力企業長週期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要發揮好“橋樑紐帶”作用。公募基金是我國社會資金入市的重要渠道,利用自身投資專業優勢,引導更多社會資金轉換爲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耐心資本,是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關鍵。一方面,基金管理人要通過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夯實科創投研專業基礎,提高對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趨勢的判斷力和鑑別力,加強對新質生產力企業的精準識別力。另一方面,對上市科創企業的資產質量、成長性及後續的科技成果產出估值等進行持續跟蹤研判,提供合理的估值和準確的定價,避免其價格長期偏離合理價值,提高資本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引導資本流向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質生產力領域。

要爲市場引入“源頭活水”。投資者的獲得感是公募基金長久發展的基礎,而獲得感主要取決於投資者能否取得合理回報。簡單來講,只有爲投資者賺到錢,讓其分享到中國經濟增長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紅利,才能爲市場持續引入增量資金。但是投資就有風險,投資不確定性高的科創企業就意味着面臨高波動。因此,基金管理人需加強投資者教育,做好對投資者進行新質生產力領域投資的預期引導和管理工作,讓投資者理解產品特徵,提升投資信任度、優化投資體驗。同時,基金管理人要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在產品設置上提升對新質生產力的包容性、適應性,積極開發和佈局更多和新質生產力相關的主題基金、ETF等基金產品,以更好地滿足居民多樣化的投資需求。

當下,我國境內公募基金總規模已突破32萬億元,並推出了300多隻科創主題基金,在引導資本向新質生產力集聚上已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作爲我國規模最大的資管子行業,公募基金在服務新質生產力的質效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基金管理人要意識到,推動公募基金“向新而行”不僅是服務居民財富管理的重要抓手,更是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擔當和使命所在,應儘快拿出更多切實舉措,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馬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