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圓理論錯在哪裡?

衆所周知,主張臺獨政客,爲臺獨做了許多事,但卻又從來不肯正面承認。譬如李登輝廢省骨子裡是爲了防宋與臺獨,但說出來的理由卻總是「精簡行政層級」之類的。又如,杜正勝搞了個同心圓理論」的歷史教育,爲的是「去中國化」,但打出來的旗號則是教育改革。好吧!既如此,那我們也「就事論事」,看看同心圓理論到底對不對?

由內而外,由近及遠;先了解自己生活環境的歷史,再擴大到更大的場域…。聽起來冠冕堂皇,好像有點道理;但實際上則根本不可行。

由近而遠,由小而大,這是實踐的步驟,而非認知的順序。在具體的實踐上,我們是必須「登高自卑,行遠自邇」、「親親仁民、仁民而愛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等,確實是要從身邊事物做起,而不可能(也不應該)好高騖遠,一蹴而幾。

但是,在認知方面,則我們永遠是先易後難、先大後小、先粗後精、先原後委的(原是水之發源、委是水流最後所達之地)。所以,人類最早的知識,是天文學,而不是身邊的地球科學。我們對自己身體的認知,也是先從外形臟器開始,而不會先從細胞血球開始。

打開地圖,一定是先看大範圍,再找小目標;講故事,也一定從故事的開頭講起。(所謂「倒敘」,那只是吸引人注意的手法;真正的故事內容,還是得按先後順序來說。)學數學,也一定是從直線三角開始,而不會從生活中最常見的曲線開始。

所以,所謂的同心圓理論,以自我爲中心,一環一環地向外放大,這根本違反了人類認知的方式根本就是不可行的。這是刻意混淆實踐與認知的偷換概念。

若真依照杜正勝的同心圓理論,則我們學歷史,應從每個人自己的生平開始,擴大到家族史,再到地方誌、鄉縣誌,然後才能講到臺灣史。請問這有可能嗎?若不可能,那爲什麼一開始就講臺灣史而非中國史?那是因爲想要畫地自限、佔地爲王,而割斷真正的民族血脈,割斷每個人真正的家族文化傳承,割斷每一個小我與民族文化之大我通聯爲一的繫帶

也許有人會說,那爲何不先講世界史答案是,因爲真正的「世界史」尚未形成。幾千年來,中國、西方等各自發展的,並未形成有機整體。而我們要先講中國史再講臺灣史,那是因爲臺灣雖是個移民社會,但移民全來自中國大陸(而不像美國來自四面八方)。所有的文化風習都自大陸移入;不先明中國之主幹,如何能明臺灣(或其他中國各地)之支脈

一脈相承是個事實,中間雖有日據與國共分立之隔斷,但民族與文化的基本結構不變。如今硬要以一時的歧出爲主體,奉逆流正朔,其倒行而逆施,必定走向日暮而途窮。吾人因此而爲臺獨者悲,爲受錯誤教育之臺灣青年悲。

作者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