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院士:中醫“調態”在抗疫中取得顯著成效

央廣網北京7月19日消息 (記者 雷妍)守正創新是中醫人的時代使命,守正就是要堅持中醫正思維、正觀念、正文化,創新既有中醫藥自成體系的創新,也有藉助現代科技和醫學爲主的多學科協同創新。在日前舉辦的國家中藥科學監管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仝小林指出,中醫的整體觀、個體化、治未病不僅是傳統醫學的思想精華,也對現代醫學有着指導作用,兩種醫學相互滲透、相互影響。

仝小林認爲,中醫的守正創新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守“調態”之正,創“態靶同調”之新;守中醫整體觀之正,創重新構建中醫診療體系之新;守經方本原劑量之正,創方藥量效求真之新。

仝小林表示,“調態”是中醫治病的基礎手法,是中醫的優勢所在。“態”是中醫對疾病階段性整體特徵的概括,“調態”就是中醫通過藥物及非藥物療法(鍼灸、導引、推拿等)來調整人體的內穩態,使機體重新迴歸自穩態。中醫“調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了顯著成效,顯著降低了輕型、普通型患者的轉重率,降低了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恢復期患者的復陽率等。除新冠肺炎這類新發突發傳染病外,中醫“調態”在應對老年病、慢性病、多系統代謝性疾病等多病因、複雜病因和不明病因的疾病時,亦能發揮其傳統優勢。

以糖尿病爲例,傳統中醫辨證論治,可以改善症狀,但常面臨難以獨立降糖的難題。因此,中醫需要在運用“調態”恢復機體自穩態的同時,以“打靶”的方式解決理化指標的異常。近年來,現代中藥藥理研究逐漸揭示了中藥的藥理作用,如發現黃連可以降血糖、五味子可以保肝降酶、紅曲可以降血脂等,這爲中藥的精準打靶提供了理論支撐和科學依據。讓最新的研究成果迴歸臨牀,中醫就可以在“調態”的基礎上,發揮出“態靶同調”的優勢,彌補現代中醫在臨牀中打靶不足的問題。

中醫的整體觀關注到了疾病與疾病、疾病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但缺乏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發展全過程和未來態勢的瞭解。過去中醫受時代條件所限,想做到對慢病患者從頭到尾幾十年的觀察非常困難,羣體性的資料則更加匱乏。現代醫學對疾病發病規律的研究,以及中醫近半個世紀的分科診療,讓中醫能有條件對現代的慢性病進行分期診療研究。因此,現代中醫應該在目前醫學診斷研究同質化的基礎上,用中醫的思維對現代疾病進行重新的分類、分期和分證,進而構建出現代中醫診療體系,解決古方不能治今病的困擾。按照這一思路,我們開展了構建糖尿病中醫診療體系的系列研究,形成了我國首部《國際中醫藥糖尿病診療指南》,並被《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整體推薦。

此外,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當今中藥劑量存在“誤亂惑缺”的問題,分別是本原劑量折算之誤、臨牀實際用量之亂、經方本原用量實踐之惑、方藥劑量理論和研究方法之缺。在此背景下,基於國家“973計劃”,我們首次開展了中醫方藥量效系統性研究,涉及文獻、臨牀、藥理、毒理等多個領域,揭示了經方本原劑量當爲1兩約合13.8g,提出了經方本原劑量實踐指導策略,即根據病勢緩急、輕重來決定折算標準,如病勢急、病情重者,1兩以摺合6g~9g爲宜;慢性疾病,1兩可摺合3g~6g,進而總結了以醫爲本的“隨症施量”策略和以藥爲本的“劑量閾”概念,初步構建了“方藥量效”理論框架,最終形成了《經方劑量臨牀應用策略(專家共識)》,爲推動中醫進入量化時代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