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模型分析:(一)抑鬱症的自殺
患抑鬱症的人羣越來越多,因抑鬱症導致自殺的新聞,也不斷的出現在各大媒體當中。
有些人總是藉機感嘆:房貸,車貸,負債。。。。。
這些都是僞命題!
我們通過一個羣體模型來分析一下。
這個羣體模型就是——學生!
學生跳樓,社會人跳河,一個‘跳’字,真生了得!
學生沒有經濟壓力,但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劃破手腕)越來越多,學生跳樓的事件也不斷的發生。
同理,社會上人員單單因爲經濟壓力而導致跳河自殺的,佔比非常少。歸罪於經濟壓力,那只是一個能讓普通人接受的一個觀念,但不是最主要的罪魁禍首。
欠債不是欠命,債主是最不想讓你死的人!富人也有自殺的(影星,名人)
跳樓的學生,大多是重點學校或者管理嚴格的私立學校。
跳河的社會人員,大多是生活在大城市裡。縣城,鄉鎮及農村的很少。
以前的學生吃不好,穿不暖,老師罰,家長打罵,學生之間也打架鬥毆。。。。。但學生沒有什麼自殘行爲,更沒有自殺的。
現在學生的生活條件,學習條件,娛樂方式等等,對比以前的學生,簡直是天堂。
一位領導檢查農村學校的食宿,感嘆道:“現在的學生真幸福,我們那時上學還得從家裡捎乾糧”
以前的社會人員,吃不飽,穿不暖。。。。。再往前推,還有自然災害,戰爭,人禍,疾病。。。。底層百姓逃荒要飯,啃樹皮,吃觀音土,。。。。生活那麼艱苦,也沒想着要自殺。現在七十八十的老年人,都經歷過餓的絕望。但人還很堅強地樂觀,沒想着跳河自殺。
也會有人擡槓:那時候也有人自殺,你只是不知道。但是我明白:經歷過飢餓的人能活下來,他們沒有自殺。
現在的生活條件,沒有真正生理上的餓死凍死。最壞的結果,就是沿街乞討,也能吃飽穿暖。農村七八十的老年人經常說:“過去做夢,也想不到能過上這樣的生活。”
有時我曾想:萬一哪天兒女不孝順,我又失去勞動能力,我就到一陌生城市,沿街乞討窮旅遊去。有病我就犯罪蹲監獄,死活由天。死後捐贈遺體,償還政府。但絕不自殺,違揹人倫。
可這麼衣食無憂的現代人,有車有房(就算貨款)吃喝不愁。可跳河的新聞時有發生。活着的人羣中,還有服藥的抑鬱患者。
按理來說,這是不應該的呀,按社會發展來說,不是越發展越好嗎?人民應該越來越幸福呀,怎麼現代人反而生活的這麼艱難?以至於用自殺來解脫現實的折磨。
學生跳樓,你更想不通爲什麼?說什麼學習壓力呀,學校欺凌呀,老師問題呀。。。這都不是跳樓主要理由:因爲學生後面有家人的呵護呀,大不了轉學,休學或病退。
實在違揹人類社會的發展!怎麼社會越發展,人卻悲觀厭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