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魯孫全集典藏版,一部“舌尖上的中國小史”,老饕陳曉卿力薦!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
次第開。 ——《春風》白居易
春光燦燦,和風綿綿。
此時正是一年裡不可多得的舒爽天氣,宜賞花踏青,宜吃春餅放紙鳶。
據唐魯孫回憶,在老北京,關於吃春餅還有個舊俗。
民間講,年輕的媳婦忙碌了一個正月,一進二月,孃家人也該接姑奶奶回家享享福了。這到家的頭一頓,必定是吃薄餅,名爲“咬春”。
師出有名,就不怕婆婆說閒話了。
雖然這一習俗早已不復存在,但吃春餅的記憶卻實實在在地流傳了下來。每逢入春,家家戶戶總要來上一席春餅宴。
他說那時老北京人吃薄餅,定要到蒸鍋鋪去烙,兩頁一合,烙的時候要用小磨香油塗勻,既香潤又易撕開,用油多少、烙得老嫩尤爲重要。
春餅的花費可大可小,菜式也可多可少,一大盤合菜再來盤攤雞蛋,配上甜醬、大蔥,三五知己,據案大嚼,也能吃個痛快淋漓。
唐魯孫曾遇上一位極爲講究的吃客——大律師桑多羅,他家的薄餅盛會,搭配的菜樣樣都有學問:
闖菜 ,是要把綠豆芽掐頭去尾,用香油、花椒、高醋一烹,另炒單盛,吃個脆勁;
合菜 ,是肉絲煸熟加菠菜、粉絲、黃花、木耳合炒,韭黃肉絲也要單炒,這樣才能互不相擾各得其味;
盒子菜 ,更是花樣百出,薰肘子絲、醬肘子絲、蔻仁、香腸必定用天福的,爐肉絲、燻雞絲、醬肚絲一定要金魚衚衕口外寶華齋的;
山東章丘生產的大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根足足四尺來長,八斤多重,蔥白一節甜而且脆,可以拿來當水果吃,放在餅裡配上甜醬,鹹甜微辛,脆嫩爽口。
|《聯合報》副刊登載的《吃在北平》
我想你現在和我一樣,不僅口水四溢,盼着來一頓“咬春宴”,更好奇唐魯孫究竟是何許人也,能把一樣小食的故事記得如此細膩豐滿。
七十年代初,爲打發退休閒暇時光,唐魯孫才應邀提筆撰文。
從1972年中國臺灣《聯合報》副刊發表的一篇充滿“京味兒”的《吃在北平》起,十餘年間,他陸續寫下逾百萬字。其文不僅引起老北京的蓴鱸之思,海內外亦一時傳誦。
更絕的是,他不是找資料寫的,所記皆出自回憶。
他所寫的纔是後世的資料。
|唐魯孫晚年出的12本書
陳曉卿最愛看他寫的吃;
古龍讀他的文字,總要饞蟲大起翻箱倒屜解饞;
李立羣將他寫的故事放進相聲段子,字字精妙;
王家衛說他寫的是“一部有滋味的民國史”;
趙珩說他的書可以當作《洛陽伽藍記》看,比照《東京夢華錄》來讀。
他被稱作“中華談吃第一人”,“行走的人文大百科”。
饞是他的寫作動力,他的一系列談吃文章,可謂之“饞人說饞”。
|該書舊版的網友評價
早在2004年,「理想國」就曾推出一套“唐魯孫作品集”,一經面世廣受好評,於2013年、2017年兩次再版。
讀者說他是“三百年一遇的人物”“遠超曹雪芹的大家”。
看完他的文章“不比夢中餓醒好受多少”“定要推薦給所有吃貨”。
小編作爲吃貨之一,今天也要強烈給你推薦這套「理想國」出品的二十週年典藏版“唐魯孫全集”。
整套書收錄了1973年至1985年間,唐魯孫在報章雜誌上發表過的文章四百餘篇。
新版“唐魯孫全集”,增補二十九篇文章,並打破原有結構、按主題重新梳理篇目。
另收錄多幅早年珍貴畫像,數篇他人的呼應文章,多角度呈現唐魯孫的身世、經歷與創作環境。
整套書分爲兩部:《天下味》《南北看》。
《天下味》以談吃爲主,共四冊。
文章分爲“吃在北平”“吃在南北”“吃在臺灣”“海外餘香”“私家食譜”“菸酒茶糖”六輯。
《南北看》以風俗掌故爲主,兼憶故人舊地,共五冊。
分爲“少年好弄”“市井風俗”“歲時風物”“掌故逸聞”“曲藝影視”“懷往憶舊”六輯。
典藏版特邀“中國最美的書”設計師周偉偉操刀設計。
精美磁吸套盒+趁手文庫本,簡潔大方,質感絕佳,打造“愛不釋手”的閱讀體驗,值得珍藏。
盒面裱封與書籍內封,均選用進口“竹尾”紙。
盒面一體壓凹燙印設計,加之白墨、絲網印刷,文雅精緻。
套盒內是文庫本小冊子,封面色澤古樸淡雅、清新自然。
輕盈趁手的小開本,方便隨身攜帶、翻閱。
內文采用微塗布純質紙。印刷清晰,性質穩定,色澤柔和。
不黃不透,閱讀體驗極佳。
中華談吃第一人
嚐盡御廚官宴,食遍街頭巷尾
梁實秋先生讀了唐魯孫最初結集的《中國吃》,寫文章說:“中國人饞,也許北京人比較起來更饞。”
唐魯孫的響應是:“在下忝爲中國人,又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可以夠得上饞中之饞了。”
不過,唐魯孫的饞,不是普通的饞,其來有自。
唐魯孫(1908-1985),生於北平,滿族鑲紅旗後裔,原姓他塔拉氏,本名葆森,字魯孫。其曾祖長善,字樂初,官至廣東將軍。曾叔祖父長敘,官至刑部侍郎,二女並選入宮侍光緒,爲珍妃、瑾妃。
唐魯孫七八歲時進宮向瑾太妃叩春節,被封爲一品官職。因父親早逝,十六七歲便頂門立戶,交際應酬。於北京崇德中學、北京財政商業專門學校畢業後,任職於財稅機構,後以弱冠之年隻身外出謀職,先後客居武漢、上海、泰州、揚州等地。一九四六年隨張柳丞先生赴臺,任菸酒公賣局秘書,後歷任松山、嘉義、屏東等菸葉廠廠長。
年幼時唐魯孫身在北平,世宦家族飲食服制皆有定規,隨便不得。
早年家裡僱用廚師,試工的時候,試廚子手藝,首先準是讓他先煨個雞湯,火一大,湯就渾濁,腴而不爽,這表示廚子文火菜差勁。再來個青椒炒肉絲,肉絲要能炒得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位大師傅武火菜就算及格啦。最後再來碗雞蛋炒飯,大手筆的廚師,要先瞧瞧冷飯身骨如何,然後再炒,炒好了要潤而不膩,透不浮油,雞蛋老嫩適中,蔥花也得煸去生蔥氣味,纔算全部通過。
自幼如此飲食,越吃越嘴刁,越品調越高。飲食文章,還得看老饕。
在他看來,美食既無國族、地域之藩籬,亦無食材貴賤之分別,適口充腸就是好的。
讓他念念不忘的,既有精益求精的譚家菜,也有三分一大碗的羊雜湯;既有北京東安市場的雞絲拉皮,青海的烤耗牛肉,也有瀛寰飯店的法式紅酒燜蝸牛、泰國街頭的小吃……
他是真正的愛吃,會吃,更善寫吃。
利落的京腔白話文,鑿鑿的四字形容詞,寥寥數字便能輕鬆調動讀者的想象,刺激各位吃客的感官神經。
北平夠得上叫字號的山東館都是自己做粉皮,滑潤細嫩,晶瑩透明,要是關照跑堂兒的粉皮要削薄剁窄,挑一箸子一禿嚕而下,真是充腸適口,沁人心脾。
後來離開學校,時常有應酬,發現東興樓的雞絲拉皮比潤明樓還要高明。粉皮是自己做的,自然不必說啦,連芥末雞絲都有講究:芥末必定現烤現和,衝勁才能恰到好處;雞絲是絲絲連皮活肉,不摻發紫的胸脯與白肉,所以入口之後沒有木木渣渣的感覺。
他深知食物的味道也是人生的味道,最“落胃”的還是細微處的用心。
“據說產婦吃了缸烙,身體可以早點兒復元,不掉頭髮。餑餑鋪恐怕貧寒人家花費太大,於是所做缸烙分毛邊、不毛邊兩種式樣。其實兩種火候分毫不差,無非是給手頭緊的人打個小算盤而已。現在商場上整天喊商業道德,比較一下當年餑餑鋪的做法,能不慚愧嗎?”
“兩益軒還有一個特點,不管生張熟魏,只要您同朋友一入座,他必定來兩個敬菜,不是酥鯽魚就是芝麻醬拌苣蕒菜,要不就是木樨棗兒,小碟小盤實惠又得吃。不是說櫃上送的,就是說夥計們的敬意兒,聽到耳朵裡,讓主人從心眼兒裡痛快,而且當着朋友也顯得特別有面子。您吃完一算賬還能不多賞幾文小費嗎!”
晚清民初“人文大百科”
“從前好吃好喝、好瞧好玩的物事,也都蕩然無存。要不是我腦子裡還存留有若干印象,將來找一位說天寶遺事的白頭宮女,恐怕還沒有呢!”
——唐魯孫
唐魯孫年輕時遊宦全國,見多識廣,對民俗掌故知之甚詳,對北平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及宮廷秘聞尤所瞭然。
故此,凡書中所舉,皆來自唐魯孫的親身體驗,可謂是真正的“一手資料”。
這套書宛如一卷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圖》,舊王孫的《東京夢華錄》,晚清民初的“人文大百科”。
《南北看》這一部,多風俗掌故。
話題從蛐蛐鴿子等少年玩物,到髮型服飾時令節氣等民俗風尚,再到皇室清廷的密聞逸事……
寫法多白描式的敘述,不浮誇不晦澀,也不動輒談禪說道,樸實無華反而更加引人入勝。
就以當下時節正興的娛樂——放風箏爲例。
唐魯孫先是勾勒一幅春日踏青圖景,又將箇中的物候緣由娓娓道來,最後一句勸君及時行樂,讓人不禁想要立刻走出門:
元宵過後清明之前,風和日麗柳色青青,且風向穩定,就該到郊外放風箏,把一冬鬱悶在心裡的黴氣盡情吐出,自然身心俱暢,百病消除。清明一過,季節風來臨,風起西北,黃沙蔽天,想放風箏,要等來年啦!
聊到清宮中放風箏的規矩,還有一段饒有趣味的逸事,一牆之隔的兩個世界突然有了“連接”:
皇城附近,住着一些遊手好閒的輕佻少年,一看見內廷風箏翱翔九霄,立刻邀集身強力壯叫“拕子手”的人,用蘸上玻璃沙的老弦,拴在棱角鋒利的鋼鏢上,在筒子河(紫禁城外有一條護城河,北平人叫它筒子河)附近,看準目標,把鏢子一擲,搭上風箏三裹兩扯,就把風箏扯過來了。
丁四巴 在巴黎賽會糊了一隻大蜻蜓,翅能扇,尾能擺,眼珠子能翻,背上七絃弓,放到天空,蜻蜓臨風奮翅展翼,顧然栩栩如生,風茄笛浪,更是玉箔叮噹,瓊音瑤奏,把參加比賽的士女看得目瞪口呆,無不歎爲觀止。
讀他的文字,彷彿你我也正在賽場邊,仰望空中奇異的紙鳶,不自覺地沉浸其中。
中國的“文學”向來都是“文章博學”,即便是談論飲食、逸聞、閒玩的文章,都包含了太多的言外之意。
僅風箏這一主題,唐魯孫上能談古籍記載的源頭,下能聊今時今日的見聞。提筆便來,侃侃而談,字字珠璣,或讓人忍俊不禁,或引人思慮萬千。
這個春天,就讓唐魯孫帶我們重回那個不時不食、有規有矩、有情有味的時代。
內容來源一條app
有任何產品反饋,請聯繫一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