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五絕名臣”寫的這幅楷書,可一點不輸“楷聖”歐陽詢,唐太宗拜他爲師!

在初唐時期,與歐陽詢處於同一時代。唐代 “擅楷者” 衆多,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的名氣如雷貫耳,而虞世南雖實力不遜,卻名氣稍弱。然而,他的書法成就卻不容小覷。

虞世南乃 “由隋入唐” 的書法家,是智永的 “關門弟子”,繼承了正統的魏晉筆法。唐太宗癡迷 “王書”,重用虞世南,經常與他探討書法,並拜其爲師。虞世南被贊爲 “五絕名臣”,其忠讜、友悌、博文、詞藻、書翰皆爲人稱道,之後還被選爲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之一。他離世後,唐太宗傷心不已,直言 “虞世南死,無與論書者”,足見其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

虞世南的書法源自魏晉時期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他師承王羲之七世孫智永,虞世南充分掌握了“二王”筆意,將其融會貫通,並與唐代文化氣息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書法風格。

虞世南楷書的特點是筆畫圓潤,體勢端正,內含剛柔,外顯溫潤。這種風格不同於歐陽詢的險峻剛勁,更多的是一種內斂含蓄的美感,展現出書法中的平和與穩重。

虞世南不僅繼承了魏晉書法的雅緻靈動,還爲盛唐書風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他的書法表現出內在的力量與意韻,是藝術風格與哲學思想的完美結合。

虞世南寫的此作《演連珠》在氣質上超越了“楷聖”歐陽詢,字字嚴謹,線條圓潤,筆畫藏鋒顯勁,體現出他對書法細節的極致掌控。

這件楷書作品共384字,看似溫潤平和,但其中的每一筆畫都蘊含了豐富的變化,尤其是他的藏鋒技法展現出一種含而不露的力量感。比如“則”字的豎畫,表面平直,實則筆法精妙,通過中鋒運筆,線條內斂而有力,這種處理方式既顯含蓄又不失力度,突顯了虞世南的書法風格。

虞世南的書法講究的是“外柔內剛”,表面溫和,內在卻蘊含了剛勁之力,這種風格與儒家所倡導的“君子之道”相得益彰。

他的書法講究“中和”,強調筆法的平衡與節制,反對過於張揚的風格,追求每一筆都能體現內在的力量與韻律。唐太宗李世民對虞世南的書法推崇備至,曾稱其爲“無與論書者”,不僅因爲虞世南在書法上造詣極高,更因爲他的書法中體現了儒家的風度與君子之風。

歐陽詢的楷書以剛勁挺拔、險峻多變爲特點,轉折處筆筆見鋒,富有視覺衝擊力。歐陽詢的楷書追求的是外在的張力,強調的是用筆的力量感,而虞世南則更多地追求筆畫的含蓄與內在的力量。

歐陽詢的書法雖獨具風格,但其筆法較爲剛猛,易於初學者理解與掌握;而虞世南的書法則需細細揣摩,其筆畫中蘊含的韌性和力量更適合那些追求內在精神與韻味的書法愛好者。

正如《宣和書譜》所言:“虞則內含剛柔,君子藏器,以虞爲優”,虞世南的書法不僅在技法上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更在思想上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虞世南在書法中注入了儒家的“中和”之美,追求筆畫之間的平衡與和諧。這種“中和”理念不僅體現在《演連珠》這樣的楷書作品中,也貫穿於他書法的每一個細節之中。這種“中和”之美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君子外圓內方”思想相呼應,展現了虞世南在書法之外的哲學修養。

他的書法是一種 “君子之氣”,主張 “內方外圓”,大有 “君子之風”,這與歐陽詢的內圓外方形成鮮明對比。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

超多的書法學習資料,點擊上方公衆號名片,關注“書畫博學”!書法字典請搜索“書法查字典”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