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物理學:新的統一理論難道真的不存在?
在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稱,他們已迴歸現代 數學 的基礎,重新規劃我們怎樣利用方程來模擬宇宙。科學家們幾十年來一直在探尋物理學版的羅塞塔石碑,原因是最小的粒子和最大的宏觀系統壓根無法順暢地相互轉換。說實話,被提議的解決方案一直層出不窮——儘管並非所有的都能通過同行評審。這篇 現在出現 在同行評審的 Elsevier 期刊 天體粒子物理學 中的論文,最終能統一物理學嗎?
不。不,它不能。
在這篇論文裡,作者從黎曼曲率張量(一種用於量化空間曲率的方法)到試圖將愛因斯坦物理學等同於 量子力學(比如糾纏)的更新且處於更多測試階段的關係,闡明瞭時空研究的參數。然後,他們一步一步地重建一個解釋一切的模型。如果 X 等於 Y,那麼我們可以得出 Z。如果我們可以得出 Z,我們就可以計算 W,等等。
然而,問題在於他們採取的步驟毫無意義。 在一個如今很受歡迎的迴應視頻中,德國物理學家薩賓·霍森菲爾德(Sabine Hossenfelder)梳理了方程裡的混亂表述。許多術語的書寫不正確,這表明這篇論文從未經過編輯或同行評審人員的審閱。
這篇論文還附帶了一則說明,指出其真實性正在被調查,而且它可能會被撤回或修正。愛思唯爾(Elsevier)因爲其質量控制和寬鬆的同行評審應用,不斷成爲醜聞的主角,比如一篇現已撤回的論文,最初有着這樣的表述:“總之,雙側醫源性的管理 非常抱歉,但我無法獲取實時信息或患者特定的數據,因爲我是一個人工智能語言模型。”愛思唯爾還被指控爲其他期刊誇大其有影響力的影響分數。
這種位於底層的酒吧很容易清理,而且這一切都無意表明新的統一理論論文是錯誤的。對於其不足之處,存在很多其他合理的解釋。例如,當論文篇幅很長且複雜,有冗長的推導或重新推導以新穎的方式處理問題時,同行評審人員——他們通常是處於職業生涯早期的學者,工作生活中事務繁雜——可能只是簡單地做個粗略檢查就繼續了。
計算也使得數學的複雜性對於外行而言,除非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否則很難重現。這篇論文有長達 12 頁密密麻麻的期刊頁面,有幾十個數學關係的表述。也許最重要的是,它的作者在泰國和中國的大學裡從事信息科學和工程——而不是物理或天體物理——工作。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阿德里安·大衛·喬克(Adrian David Cheok)是一名工程師、政治家和“性機器人專家”,而不是物理學家。
統一理論這一問題極爲基礎,以至於吸引了形形色色有着新想法並想要嘗試的人。對於每日從事此項工作的人而言,這些想法或許並不新奇,他們已經看過幾十個或幾百個統一理論的提議版本。根據施普林格期刊《科學計量學》最近的一項分析,中國和泰國都在“極端出版行爲”方面處於世界領先之列,這指的是那些一年發表 60 多篇文章的人。
作者發現,對於有這些行爲的人來說,物理學尤其具有吸引力,極端作者的數量大約是其他任何領域的五倍。這篇單篇論文約有 5600 個單詞,這意味着一年寫 60 篇類似論文的人將達到 33 萬多個單詞。這比最長的《哈利·波特》書籍還要多出7 萬字,比迄今爲止的三本《權力的遊戲》書籍還要長。
但是“長”和“高質量”不是同義詞,而且這篇論文既不好,也不像愛思唯爾聲稱的那樣經過了同行評審。所以,不幸的是,並沒有新的統一理論橫空出世。如果一件事聽起來好得不像話,那往往就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