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政大生組「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 送《批判的媒體識讀》給中天等6電視臺

臺大、政大學生組「青年抵制新聞陣線」,呼籲社會大衆及青年學生,共同正視近期假新聞造成的嚴重危害。(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許逸羣臺北報導

大學生會、政大學生會以及政大野火陣線日前發起「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串聯50個大專院校學生會、學生異議社團與青年學生團體,號召「拒看偏頗造神報導,抵制不實假新聞」連署。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13日提出三點訴求,呼籲社會大衆及青年學生,共同正視近期假新聞造成的嚴重危害。

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指出,希望聯合所有關心新聞產製和支持抵制假新聞的學生,未來將在各校進行轉檯運動及「抵制假新聞小蜜蜂」的具體行動,在各校宣傳理念並將正確資訊傳遞。陣線同時指出3點訴求,一、抵制違反事實查證原則、損害公共利益的不實新聞;二、拒絕收看報導比例不合理、報導偏頗、充滿造神新聞的媒體;三、警覺新聞背後的「中國因素」,要求政府加緊防堵並公開中國資訊戰的金流和操控,號召臺灣社會大衆正視近期假新聞、不符合比例的偏頗報導造成的嚴重危害。

▲「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寄給6間電視臺「媒體承諾書」,要求媒體善盡查證責任。(圖/記者崔至雲攝)

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發言人陳估熊指出,在2018年九合一大選之後,特定媒體的偏頗、不實的報導漸增,更甚者有以不合理的報導比例,塑造對單一政治人物的偶像崇拜,足見媒體並未妥善負起作爲第四權的角色及責任,此外,衆多學者也陸續指出,中國政府更是利用其大量資金的優勢,破壞市場平衡,在背後試圖透過收買媒體及社羣粉專,散佈不實的消息以左右臺灣輿論和政局。以上種種跡象皆造成社會流竄不實資訊,也引發各校青年學生的不滿。

▲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今日寄出《批判的媒體識讀》一書給6間新聞臺,包括,東森、三立、中天、TVBS、壹電視、民視。(圖/記者崔至雲攝)陳估熊表示,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今日將寄出「媒體承諾書」及世新新聞系必修書籍《批判的媒體識讀》一書,給6間新聞臺,包括,東森、三立、中天、TVBS、壹電視、民視,要求媒體善盡查證責任,不直接抄襲無來源網路文章,不直接引用不具名網友發言,應進行報導的內容覈實,同時也應對公衆人物報導力求多元平均,呼籲各家媒體對於如此「基本的要求」不應逃避,而應積極迴應並簽署青年學生提出的媒體承諾書。臺大學生會長吳奕柔提出,上月臺大與政大學生接連在校內發起轉檯運動,甚至臺大校內學生也將針對校內的電視臺轉檯問題提出校內學生公投,種種現象皆足見青年學生面對特定媒體的偏頗新聞、不實報導及造神內容的憤怒及不滿,因而認爲,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得以迅速號召全國破百個學生團體加入,甚至引發廣泛的網路聲量,皆是起因於過多的假新聞及不符合比例的單一內容報導讓學生心中產生警訊,引發學生抵制假新聞的動能,認爲各家媒體皆應以此爲警惕。政大學生會權益部長許人友也以政大校內爲例,並指出,日前政大學生在學生餐廳自主發起轉檯運動,引起校內非常大的迴響,乃至校外社會大衆的關注,可見閱聽人對近期部份媒體的報導品質感到不滿。

▲臺大、政大學生組「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呼籲社會大衆及青年學生,共同正視近期假新聞造成的嚴重危害。(圖/記者崔至雲攝)許人友認爲,不要再因爲不實的訊息造成不必要的對立與社會成本,重點不只是爭吵到底哪家媒體發比較多假新聞,而是閱聽人應該要主動開始關心、並監督每一個新聞媒體善盡公衆社會責任,不論是什麼立場的媒體,也都應儘可能去避免這樣的報導。政大野火陣線社長吳佳芊指出,近幾年臺灣媒體環境的變化造成民衆對新聞的信賴度下降,偏頗造神的報導更大量出現,因而認爲,完善良好的閱聽環境是建立在避免媒體壟斷與強化自我審查之上,民衆才得以運用大衆媒體促進民主社會的溝通對話。吳佳芊也表示,「臺灣的言論自由、媒體新聞自由是經歷過民主前輩數十年的努力得以爭取而來,假新聞、偏頗報導、過度造神都會造成臺灣民主體質的極大傷害」,因而呼籲社會大衆應一同抵制假新聞及偏頗報導,以重新建立良好閱聽環境並讓身爲第四權的媒體恢復其功能。而對於假新聞背後的中國因素,吳佳芊也指出,中國資金透過不斷挹注臺灣新聞媒體,正以鯨吞蠶食的方式侵蝕臺灣媒體的自主性,透過收購媒體來掌握話語權

對此,三立電視臺迴應,內部有監督,外部也聘請委員,絕對秉持原則,滿足閱聽者知的權利,也會爲內容把關;壹電視表示,有設置倫理委員會及編審,內部控管把關,也會兼顧觀衆知的權利,製作最好的內容;TVBS電視臺指出,防制假新聞是所有媒體人的職責,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升全民的知識視野與思考判斷能力,藉由媒體的自律、他律與市場機制,就會產生自然淘汰,任何自以爲義、刻意操弄、強勢介入去壓制媒體行爲,只會戕害言論自由、妨害民主發展,期待大家一起來杜絕假新聞,惟有充實自己的知識,提升國際視野,才能從根本建立起辨別真假的實力。

中天電視也迴應,歡迎學生一起來參與媒體環境改善,與中天一起來要求政治黑手不要再幹涉新聞自由,尊重觀衆自由選臺的意志,免於被霸凌的恐懼。其他媒體截止發稿前尚未有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