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創設計師:把歷史文化寫進遊戲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武漢3月14日電 題:臺灣文創設計師:把歷史文化寫進遊戲裡

中新社記者 武一力

一年前,“90後”臺灣文創設計師莊益昌來到大陸,開啓“數字遊牧”生活。

武漢,是莊益昌創業的第一站。穿過黎黃陂路歷史租界建築羣,步入巷子深處的一間老宅,他的工作室便隱駐於此。

莊益昌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他從小對歷史文化很感興趣,從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畢業後,一直從事文創和劇遊設計工作。

他介紹,劇遊產業在臺灣發展很成熟。大陸密室逃脫、劇本殺偏多,劇遊相當於兩者的結合,打破空間、人數侷限,讓遊客在實景中以多元方式感受文化。

莊益昌所做的劇遊大多基於歷史事實改編而成。爲了發掘更多素材,他來到大陸發展。“我經常要去不同城市‘田野調查’,學習當地文化,和專家、土著對話,梳理成遊戲劇本。武漢交通便利,而且文化底蘊深厚。”他說。

他在武漢製作的首個劇遊,就是以黎黃陂路的歷史爲脈絡。這裡歷史建築衆多,遊客密集。可惜的是,很多遊客拍完照就匆匆離開,建築背後的故事鮮有人知。

莊益昌嘗試把黎黃陂路的歷史文化寫進遊戲劇本里,把沿路標誌性建築拍攝下來,賦予它們專屬符號,製作成遊戲小程序。玩家掃碼進入小程序,跟隨地圖指引抵達相關建築,仔細觀察其特徵、門牌、碑刻等細節,推測符號所代表的數字,從而解密通關。

記者跟隨指引,先後抵達黎黃陂路兩側的原俄國巡捕房舊址、原美國海軍青年會舊址等7處建築,耗時約1小時,步行約1公里。每到一處,小程序便會顯示它的歷史故事。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外地遊客化身“在地人”。

2024年5月,莊益昌攜作品參加第四屆武漢臺青嘉年華暨夏日市集活動,一位大學生體驗劇遊後激動不已,與他交談十幾分鍾,表示“希望在遊戲裡看到更多歷史文化”。

首義文化、碼頭文化、曾侯乙編鐘……莊益昌從荊楚文化中汲取源源不斷的靈感,將歷史文化、城市風貌融入成文創和遊戲。他和團隊還即將發行一款以“萬里茶道”爲主題的劇遊,帶領玩家從漢口茶市出發,“重走”這條橫跨亞歐的古商道。

莊益昌看來,《黑神話:悟空》《哪吒之魔童鬧海》等作品之所以備受矚目,是因爲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爲內核。他說,中華傳統文化的樣貌非常豐富,有溫文爾雅的儒家思想,有崇高雅緻的唐詩宋詞。作爲文創人,有責任通過作品傳播文化,利用好經典IP,打造“東方漫威”。

目前,莊益昌的足跡遍佈大陸44個城市。下一站,他打算去上海,設計一款海派文化與Citywalk(城市漫步)相結合的劇遊。

“每一次‘數字遊牧’,也是在書寫我自己的人生劇本。”他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