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我在福州做漆藝:探索在非遺中融入臺灣元素

黃守坤正在給一尊德化瓷燒觀音像作品,用漆藝進行「再加工」。這件德化瓷作品來自內地的工藝美術大師、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陳明良。(張斌/攝)

作爲閩臺共同文化資源的漆藝,正在兩岸藝術家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交流的美學橋樑。

福州歷來是中華漆藝重鎮,誕生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脫胎漆器髹飾技藝」;臺灣是文創產業的活躍地,漆藝產品在數十年前已遠銷海外。

近年來,兩岸間漆藝交流頻繁,不少臺灣漆藝家登陸福州學漆、做漆,探尋不同非遺技藝的融合,讓活態傳承擁有更多可能。

穿梭兩岸的手藝人黃守坤:探索在非遺中融入臺灣元素

臺灣古玩修復師、漆畫家黃守坤「木石戀」工作室,位於福州市職工創新創業創造中心的閩臺家園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內。

近日,他正在給一尊德化瓷燒觀音像作品,用漆藝進行「再加工」。這件德化瓷作品來自大陸的工藝美術大師、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陳明良。

「我想通過漆器和文物修復的手法賦予它新的生命。」黃守坤手中的觀音像,因燒製火候的差錯而呈「低頭」的狀態,原本應是一件「不合格」的作品,但他從中看到了設計靈感:將裙袂以漆裝飾,填漆處恰好在觀音像的視線內,取名《觀漆》。

這是黃守坤探索不同非遺技藝相融合,並融入臺灣元素的諸多嘗試之一。他說,活態傳承應該擁有更多可能。

1999年,從事文物修復的黃守坤在臺灣開始學漆。2016年,第一次踏上福州這片土地,他驚歎於這裡「漆藝的種量、材料、技法比臺灣多太多」,扶持臺胞創業的政策也讓有一技之長的臺灣青年可以充分做自己想做的事。於是,隔年他毅然「登陸」落腳,創立工作室。

他與學生共同開發製作一款漆器杯墊,用紅色大漆髹漆,中間裝飾螺鈿。在上百次打磨推光中,寶島臺灣的形狀逐漸顯現。

「很多臺灣年輕手工藝者想來大陸發展,但暫時被疫情阻隔,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兩岸可以儘早恢復正常往來。」黃守坤感嘆道,「我們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應該讓更多的臺灣年輕人感受到。」

林芊劭創作的漆藝文創作品。(閆旭/攝)

「80後青年」林芊劭:漆藝之美應深入生活

上世紀80年代末出生於臺北的林芊劭,在臺灣藝術大學就讀時接觸到與漆相關的知識。大學畢業後的第二年,他來到福州在漆藝保護基地學習了三個月。福州漆藝的門類、髹飾技法之繁多和精妙,令他「大開眼界」。

2014年,林芊劭從臺北來到福州繼續學習漆藝,基於學習目的和對漆藝的喜愛選擇在福州落腳。

「臺灣做漆偏向於『器』,而大陸更注重凸顯『漆』性,甚至會把漆畫這個門類獨立出來。」在進行產品設計時,林芊劭希望將兩種特質相結合。

一組名爲《隨心隨形》的杯子,以陶瓷做胚,用千層漆層層堆疊出約6釐米的厚度,以碎蛋殼鑲嵌點綴。每個杯子形狀、高低不同,杯底呈尖頭狀,便於拿在手中,適於站着交流品酒的場合使用,而倒過來擺放又可當作裝置藝術品。

在漆畫創作中,林芊劭更加天馬行空,以動物爲主角,交織着自己的情緒和記憶,融入臺灣元素。

初到福州時,他在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內的兩岸衆創·優空間落腳,「直接享受到辦公、住宿、財務、法務服務的福利,度過了『人生地不熟』的階段」。如今,林芊劭在福州有了獨立的工作室,擁有更大的空間從事創作。

今年,林芊劭與臺灣青年雕刻家吳玟妡在臺北辦了一場《漆石很浪漫》聯展,展出兩人多年創作的漆器、漆畫、壽山石雕作品,嘗試將跟着大陸名師學習並融入臺灣特色的技藝成果在臺灣推廣,受到業界關注。

林芊劭認爲,漆藝應深入民衆家裡、生活中,而不只在博物館、美術館裡供人觀賞,如此才能更好地傳承,這需要兩岸共同去推進。

黃寶賢:建起一座兩岸溝通交流的美學「連心橋」

臺灣漆藝家黃寶賢曾在日本學習玻璃工藝設計和髹漆技藝。千禧年後,他來到福州,結識了許多福建漆藝名家。隨着交流切磋日益頻繁,他也決定跨海定居福州。

建盞、茶則、柴燒茶壺、琉璃花瓶……黃寶賢的工作室內,各種材質的工藝品都融入了漆工藝作裝飾,成爲新銳藝術品。它們從設計打樣到成型上色,每一個都由黃寶賢歷時數月親手打造。

琉璃胎底光滑,漆料難以附着。爲了解決上漆這道工序,他反覆試驗了兩年,最終發現在琉璃表面噴砂使其粗化後還必須入窯烘烤,待大漆滲入細縫中形成獨一無二的斑駁肌理後,再打磨出想要的圖案。

「每種材料都有它的侷限性,嘗試用多元化的材質來完成作品,可以突破單一材料的侷限性,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黃寶賢說,福州漆產業鏈完整,成爲他不可或缺的創作基地。

黃寶賢的工作室專門設有會談空間。他計劃,疫情消弭後不定期邀請兩岸業者前來切磋交流,搭建起一座兩岸溝通交流的美學「連心橋」。(閆旭/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