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面對強權 不是選邊而是周旋
(圖/視覺中國)
我們能不能幫新加坡貼上一個「親美」或是「親中」的標籤?
「簡單邏輯」在某種程度上是很自然的人之天性。太極陰陽、是非黑白、善惡對錯,無論是傳播者或受衆,都可以將複雜多元的事務在短時間內獲得概括性的理解。然而,簡單邏輯也會引出定性式的刻板印象,標籤化的以偏概全。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最近訪問美國,談到「不要順理成章地把烏克蘭問題定義爲中國已經站在錯誤的一邊,讓這個問題變成一個民主主義與專制主義之間的鬥爭,因而孤立中國,這將使兩個大國之間本已緊張的關係複雜化。」如果在臺灣有人這樣講,不知會不會被定性爲「政治不正確」?立即被貼上「親中」標籤?然後網民大舉「出征」?
美國川普總統2018年春啓動中美貿易戰之後,李顯龍在2019年「香格里拉對話」的主題演講及之後多次國際場合,都敢爲區域代言人,表明相關亞太國家在「最強安全保障」的美國,以及「最大貿易伙伴」的中國大陸之間,希望維持均衡,以維護本身的國家利益。
此次俄烏戰事,新加坡是東協國家中首先呼應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國家,但李顯龍也在訪美時直白告訴拜登總統不要孤立中國。「親美」或「親中」的標籤,還真不好往新加坡額頭上貼。
臺灣不是烏克蘭,也不是新加坡,雖然都處在強權夾縫之間,很難以簡單邏輯進行類比,卻必須要對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利益做理性的評估。如果「臺美關係最好的時候」,與「兩岸關係最差的時候」是當下並存的敘事,我們是不是可以「中美兩者皆爲霸,只好選擇善霸」的二分法,而概括國家安全戰略途徑,值得思考。
臺美關係不是沒有邊界,《臺灣關係法》系因斷交而生,雖然記載對臺原則性的安全承諾,但雙邊既非同盟之約,也非美國「一箇中國政策」的全部,政策實踐的寬緊,皆由美國政府片面詮釋。臺美可以理念相近國家形容,卻非「不封頂、無上限」的關係。
兩岸關係不是必然寇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系因「國家統一前」,規範兩岸人民往來而制定。實施30年來,雖然臺海情勢偶有張弛,兩岸關係多有變化,但雙方持續擴大的經貿依存與民間往來,驗證兩岸可以是「無深仇、不打仗」的關係。
臺海的和平與穩定,既不能是一廂情願的浪漫,因爲敵意往往不能完全操之在己;也不能是一路走黑的挑釁,因爲善意的積累確實爲避險離禍之必要。所以臺灣在提升堅強國防實力與人民安全自覺的同時,也需要有預防危機與降低風險的政策規畫。
俄烏戰事所可能引發的強權板塊重新移位、全球經貿產業鏈重組、天然與人力資源的重分配,目前都在未定之天。中美兩個強權的系統性競爭,不但將延續甚久,更有可能在未來數年面臨重大變化,涉及臺灣生存及永續發展。
無論是處理對美關係或是管理兩岸關係,臺灣在辯論要不要「選邊」的問題之前,就已經要面對同時與兩強「周旋」的現實,將一隻手綁在背後,很難因應可能的變局。
「親美」或是「親中」,標籤是別人貼的,但國家利益卻要自己來維護。此臺灣所必須以天下之大本與達道,而形成「致中和」的國家安全戰略思維。
歷次總統大選,臺灣選民關心的焦點基本上是「尊嚴、安全、繁榮」三項價值並重,投票取向則會因時勢而有優先順序的排列。過去民衆期待兩岸「大三通」的經濟紅利,「繁榮」就被凸顯;大陸若對臺外交打壓或態度強硬,「尊嚴」即成首選。過去很長一段時期總是排在第二順位的「安全」,會不會因國際認定臺海風險加大及俄烏戰事影響,成爲下屆總統大選的首要關切,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