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跌破千元! 分析師揭後勢走向
▲陳慧明認爲,美國生產成本較高,臺積電中長期毛利率往下。(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圖、文/鏡週刊
臺積電宣佈擴大赴美投資後,股價跌破千元大關,外資也出現調降臺積電目標價的評估報告,不過,由於臺積電的毛利率仍可達到53%的目標,AI前景還是看好,專家認爲,臺積電未來股價表現應是短空長多。
臺積電擴大在美國生產,可能降低獲利能力,股價反映這個利空衝擊出現震盪走勢,從歷史高點1,160元跌到992元,匯豐證券也開第一槍將目標價從1,500元調降到1,400元。但由於臺積電的毛利率53%目標仍可實現,摩根史坦利證券指出,隨生態鏈逐步完善以及規模擴大,情況將逐步好轉,瑞銀證券也認爲,由於生成式AI需求擴張以及先進製程技術領先,臺積電後勢仍看好,呈現短空長多的格局。
隨着臺積電擴大赴美投資,半導體供應鏈如設備與材料商也都會跟着臺積電走。「原本在臺灣,現在被逼到美國後,以往創造的出口外匯收入、稅收和就業機會都跑了,對臺灣當然不是好消息。」一位資深半導體業者不諱言地說。臺大管理學院副教授邱宏仁就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赴美投資等於刨掉臺灣晶圓代工的根,臺積電可能使股價跌到500元以下,魏哲家應該下臺並向全民道歉。」
此外,外界也在觀察,由於川普反對補貼晶片產業,甚至提出廢除《晶片法案》,市場擔憂臺積電不只無法取得剩餘的補助款項,加上擴大赴美設廠,恐侵蝕未來毛利率。「美國廠的生產成本較高,效率較低,加大美國投資或許會影響公司競爭力。」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陳慧明說。
陳慧明認爲,臺積電毛利率中長期應該往下,這也將刺激臺積電再次漲價。「預估臺積電美國廠到2030年時營收比重會超過1成,未來能否長期投資,還要看美國廠的營運效率,以及臺美在半導體的合作是否會更深,利弊仍需觀察。」
一位半導體高層坦言,「面對川普的施壓,不論是魏哲家或劉德音,誰當董事長,去美國協商的結果,都不會有太大差異。」就算有人認爲政府應該出面協助臺積電談判,但他認爲,「政府能幫的忙非常有限,臺積電也沒有太多選擇,因爲川普不可能繼續容忍臺灣壟斷先進製程,期待臺灣繼續領先美國一個世代以上,並不實際。幸運的是,三星和英特爾在這次的變局當中,完全沒有佔到便宜,從這個角度來看,結果算是好的。」
知名分析師郭明𫓹也認爲,這是一場雙贏的談判,而且臺積電可說是目前全球非美國企業當中,與川普談判最成功的。「對臺積電來說,1千億美元投資看似龐大,但並無規範細節,臺積電未來可據情況調整這筆支出,因此不用太擔心對臺積電的影響,臺積電最大的挑戰始終來自市場需求,以及能否在先進製程上超越自己。」郭明𫓹說。
更多鏡週刊報導【封面故事】臺積電擴大美國投資短空長多 魏哲家力扛川普新賽局【臺積解川普難題】砸千億美元換川普善意 魏哲家還有兩大難題待解【臺積解川普難題1】魏哲家親上火線解美積電疑慮 科技大老、名分析師出面挺